首页>
根据【作者:刘】搜索到相关结果 2818 条
-
从“圣母”到独立新女性的破茧成蝶——论《到灯塔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
珊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独立
拉姆齐夫人
莉莉·布里斯科
新女性
-
描述: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芙塑造了两位个性迥异的女性形象。拉姆齐夫人善良、温柔、慈祥,她是维多利亚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圣母式女性。莉莉·布里斯科勇敢、独立、有个性,是独立新女性的代表,也是作者极力推崇的一个女性。在小说中,伍尔芙以母亲和自己为原型,对两位女主人公形象作出了富有深度的艺术描写。
-
王行娟 受害者平均被家暴24.3次后才会求救
-
作者:
刘—恒
来源:
三月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咨询电话
中国
咨询服务中心
家庭暴力
受害者
-
描述:
王行娟1988年离休之后创办了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这是中国第一家民间妇女组织。红枫中心从1992年开通了中国第一条妇女热线开始,就接听到家庭暴力的咨询电话,2004年红枫开通了反家暴的专线电话,至今已近接到家暴电话接近3000个。
-
分裂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与疯女人
-
作者:
刘燕
刘晓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作为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文本,《简·爱》既有向传统挑战的叛逆一面,又有与社会妥协的保守一面。本文分析了《简·爱》中的疯女人就是男权社会中另一个被压抑的简·爱,简·爱与疯女人这两个形象正是夏洛蒂·勃朗特本人分裂的女性意识的体现,论文进一步揭示了女性作家内心的冲突及其双重的写作策略。
-
女本柔弱 为母则刚——解读梅尔赛·罗多雷达小说中的“母性”主题
-
作者:
刘杉
刘娇月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性
梅尔赛·罗多雷达
西班牙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西班牙内战结束后,西班牙女性作家纷纷开始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处境和地位。梅尔赛·罗多雷达(1901—1983)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被认为是20世纪加泰罗尼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尝试通过梅尔赛·罗多雷达的《钻石广场》《山茶花大街》及《破碎的镜子》三部小说进一步探讨母性话题,展现母性主题的多重视角。
-
试论消费文化下的泛女性气质:以《瑞丽·伊人》与《时尚·先生》叙述的两性角色为例
-
作者:
刘娟
刘于思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男性形象
时尚杂志
性别形象
中产阶级
消费文化
两性角色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一、消费语境下的时尚杂志人物形象媒介呈现的性别形象是文化研究的经典课题,而市场细分的时尚杂志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时尚杂志在中国蓬勃发展始于1987年[1]。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
-
马嵬驿,爱情的流离与背叛:以中国女性命运的文学关照与现实镜像为例
-
作者:
刘小刚
刘琳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沈祖棻
女性文学
《马嵬驿》
-
描述:
沈祖棻以轻灵婉丽的诗人气质,赋予其作品的浓浓诗情和瑰丽幻想,照亮了历史暗隅中挣扎着的女性世界。正如她在《赠孝感》一诗中写道:"我却用彩虹架起梦的桥梁,采摘璀璨的星斗和皎洁的月光,用情丝和思绪系上灵活的笔尖,去做灯火照亮每个灵魂的暗隅。"而在她的小说里,塑造得最有代表性、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是《马嵬驿》中的杨贵妃。在这部小说中,是作为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形象,在其生命的即将终结之时,杨贵妃发出了对女性整体存在状态的悲叹———痛苦又无可奈何,清醒地认识到了女性悲剧命运不可抗拒的必然性,使自身也升华为一个
-
谈鲁迅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异化
-
作者:
刘启鹏
刘婷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妻性
母性
天性之爱
异化
-
描述:
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或多或少的浸浴着异化的色彩 ,俘虏于封建男权的包围之中 ,主要表现在妻性的丧失。同时鲁迅又着重刻画她们母性的膨胀 ,显然别有一番用意 ,这无疑与鲁迅一生的终极理想相契合 ,即寻找天性之爱
-
《再生缘》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刘婧
刘晋
来源: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再生缘》
女性意识
弹词
-
描述:
《再生缘》是清代女作家陈端生创作的一部优秀的弹词作品,作品中塑造了孟丽君等多位女性形象,在她们的身上体现出了很多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女性意识。为反抗压迫而易装的孟丽君、卫永蛾,表现出渴望与男性一样平等的女性意识。闺阁侍女为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做了一系列的抗争,表现了闺阁侍女追求自身自由的价值。《再生缘》中女性意识就对传统观念的挑战突破等几个方面来论述,探讨女性性别意识觉醒后的重新审视以及相应带来的种种困惑。从而管中窥豹的了解中国女性意识的发端及发展。
-
诗意的符号 理想的精灵——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刘延年
刘少文
来源:
北方论丛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想
伊甸园
诗意
女性形象塑造
郭沫若
安琪
符号
历史剧
-
描述:
温柔的安琪儿低垂着头, 容光焕发,站在伊甸园的门口, 而好作乱的恶魔,脸色阴沉, 在地狱的深渊上邀游。
-
诗意的符号、理想的精灵(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刘延年
刘少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戏剧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诗意的符号、理想的精灵(论郭沫若历史剧的女性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