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漫谈'95戏曲创作
作者: 陈屹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弘扬民族文化   司马相如   戏曲现代戏   《曹操与杨修》   戏曲作品   评奖活动   戏曲创作   戏曲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教师的话 我院青年戏曲社同学在建社两周年的日子里,主办了首届黑松林杯’95戏曲文学奖评奖活动,向戏曲艺术家们传递当代青年的戏曲审美信息,展示出他们的热情、胆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素质。经过京、沪、宁等地传媒的报道,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鼓励。 促成这项活动的原因,是党中央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号召和院系领导的关怀,是老师和戏
植根传统 推陈出新:谈熊文祥戏曲创作
作者: 夏元明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结构   人性   创作题材   艺术风格   传统戏   戏曲创作   艺术审美   女性形象   熊文祥  
描述: 熊文祥1972年开始涉足剧坛,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他一共创作了几十个剧本,或晋京、或获奖,雅俗共赏。纵观熊文祥的戏曲创作,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一,仿旧不旧,旧故事新开掘;二,有浓厚的书卷气;三,结构流畅自然,云行云止。熊文祥的戏曲创作,有不少取材于传统戏,如《风尘奇女》取材于《绣襦记》,《思情记》取材于《张二
范正明戏曲创作论
作者: 乔瑜   来源: 艺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突出贡献   赵五娘   新时代   传统戏   湘剧高腔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发展社会主义   琵琶  
描述: 范正明先生出身黎团世家,数十载寒署春秋潜心艺术,在戏曲创作方面成果丰硕,可谓湖南剧界翘楚。尤其新时期以来,他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为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戏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代表作《百花公主》、《琵琶记》(与彭俐侬合作)、《白兔记》(与谢让尧合作)屡获殊荣,原因在于:它们虽源自传统戏,却被作者灌注了新时代的艺术精神,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作了创造性的重构,因而明显地比原本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笔者现就这三个湘剧高腔剧本,对范正明的戏曲创作成就作一浅探。
男权视角:缠绕古典戏曲创作的梦魇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戏剧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男权社会   菲勒斯中心   文化视角   男权视角   古典戏曲   《西厢记》   戏曲创作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男权视角:缠绕古典戏曲创作的梦魇李祥林在古代中国,身处父权宗法制度控制下的女性作为他体,必须经过男性话语系统即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整合才能被父权社会所容纳、认可。整合的结果,要么是女性以“不言”或其他曲折隐晦的方式来言说,要么是女性被整合入男性话语系统以...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