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司马相如】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论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的同类人物
-
作者:
谢秋菊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扬雄
人物
赋
-
描述:
文风相似的司马相如和扬雄,作品中出现了共同的人物创作元素,有冯夷、偓佺、祝融等神仙人物,逢蒙和羿氏类的射手或勇士,宓妃、青琴等女性人物,还有三皇五帝等远古部落首领人物。真实与虚幻的人物共同出现在二人赋作中,主要是为了迎合天子、劝谏天子,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他俩雄奇壮丽的赋风。
-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
作者:
常凤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元曲
女性形象
-
描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它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关注。在文学史上,该故事一方面成为诗词等抒情文学中经常山现的典故,另一方面对爱情题材叙事作品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
性别视野中的古代文君相如戏
-
作者:
张海霞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卓文君
司马相如
私奔
-
描述:
文君私奔相如的故事自《史记》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古典戏曲中一个重要的母题,元明清三代,以此为题材的戏曲可谓蔚为大观。然而戏曲界却从来不曾有学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这可算作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但文君相如戏的整体艺术水平并不高,因而选择一个合适的解剖点至关重要。笔者选择了性别理论作为自己的主要理论工具,并在第一部分前言中论证了用性别理论研究古典戏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必要性可以从女性主义批判的重要性、中国几千年男权文化传统以及古典戏曲性别研究现状中看出。而利用性别理论研究古典戏曲的可行性则是整
-
浅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艺丁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象征
司马相如
作家
古代文学史
女英雄
美人赋
女妖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更是以“美人”来作为高尚、纯洁、正直的象征; 曹植的《美女篇》中的“美女妖且闲”、司马相如《美人赋》中“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都描绘出了女性的娇柔和美貌。不仅如此,女性的另一个身份——妻子,在男性
-
历史与非历史之间的选择:戏曲历史剧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作者:
乔宗玉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夏姬
历史人物
非历史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女性人物
西施
剧作者
戏曲
-
描述:
,一一亮相。 与《少帝福临》、《曹操与陈宫》、《司马相如》等剧中庄严而不失倜傥的帝王将相、才子骚客系列历史人物互为辉映的,是《西施归越》、《子血》、《爨碑残梦》等剧中柔弱似水、婀娜绰约的女性形象! 自古以来,女子的性与生育,一直是男人权力和冲
-
漫谈'95戏曲创作
-
作者:
陈屹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弘扬民族文化
司马相如
戏曲现代戏
《曹操与杨修》
戏曲作品
评奖活动
戏曲创作
戏曲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教师的话 我院青年戏曲社同学在建社两周年的日子里,主办了首届黑松林杯’95戏曲文学奖评奖活动,向戏曲艺术家们传递当代青年的戏曲审美信息,展示出他们的热情、胆识和独立思考的良好素质。经过京、沪、宁等地传媒的报道,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鼓励。 促成这项活动的原因,是党中央关于弘扬民族文化的号召和院系领导的关怀,是老师和戏
-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
-
作者:
汪超宏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批判精神
灌夫
封建社会
叶氏
司马相如
温庭筠
荆轲形象
祁彪佳
鱼玄机
女性形象
-
描述: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汪超宏叶宪祖(1566─1641),是晚明剧坛上著名戏剧家,一生著有传奇七种,现仅存《鸾记》一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四艳记》等十二种。长期以来,对叶宪祖及其剧作存在着完全否定的倾向,一是认为他是“团圆迷”的代表作家,“专以改古之...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
妞妞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李白
司马迁
文学篇章
王安石
新编历史剧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文人精神
-
描述: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妞妞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不少新编历史剧的佳作,其共同点在于用现代意识观照历史,使历史剧抒发现代人的情怀。这个创作群体里,有福建的郑怀兴,他多选材于两晋乱世,在他所擅长营造的神秘氛围中勾勒戏剧情节,凸现出他对人性...
-
文人精神与人文精神:论郭启宏的新编历史剧
-
作者:
郭晨子
来源:
安徽新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情节
卓文君
司马相如
李白
司马迁
王安石
新编历史剧
人文精神
女性形象
文人精神
-
描述:
新时期以来,涌现出不少新编历史剧的佳作,其共同点,在于用现代意识观照历史,使历史剧抒发现代人的情怀。这个创作群体里,有福建的郑怀兴,他多选材于西晋乱世,在他所擅长营造的神秘氛围中勾勒戏剧情节,凸现出他对人性美丑的质疑;上海的罗怀臻趋向于虚构,以寓言化的框架竭力传达他对哲理品位的追求;北京的郭启宏则选择了极负盛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系列。 一 不妨罗列郭启宏的主要作品:《司马迁》 (京剧)、《王安石》(京剧)、《卓文君别传》 (京剧)、《南唐遗事》(昆曲、李煜为主角)、《李白》《话剧》、《
-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
-
作者:
汪超宏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批判精神
灌夫
封建社会
叶氏
司马相如
温庭筠
荆轲形象
祁彪佳
鱼玄机
女性形象
-
描述:
叶宪祖剧作的现实精神汪超宏叶宪祖(1566─1641),是晚明剧坛上著名戏剧家,一生著有传奇七种,现仅存《鸾记》一种,杂剧二十四种,现存《四艳记》等十二种。长期以来,对叶宪祖及其剧作存在着完全否定的倾向,一是认为他是“团圆迷”的代表作家,“专以改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