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影片】搜索到相关结果 12 条
-
电影《阿凡达》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
作者:
黄冬娇
李存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依存
父权制
电影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人与人
潘多拉
影片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
描述:
电影《阿凡达》获得了82届奥斯卡的3项大奖,即最佳视觉效果、艺术指导和摄影。《阿凡达》高超3D拍摄技术和CG绘图以及影片中的奇幻景观和离奇故事都给影评家和观众带来了震撼,从而引发了电影热。《阿凡达
-
洋场趣味、左翼观念与政治诉求的纠缠: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女性形象组合模式
-
作者:
李永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电影
组合模式
三十年代
资产阶级女性
影片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摩登
女性人物
-
描述:
小资产阶级女性去除与摩登女郎共有的思想习性、走向革命女性的故事。"一男两女"模式与"两姊妹"模式中的两个女性人物通常存在血缘、婚恋方面的情感纠葛,影片在她们的伦理关系中加入阶级、民族、新旧观念等间离性因素
-
女权主义的电影实践:《末路狂花》与《钢琴课》比较
-
作者:
杨潇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钢琴课
女主角
现实主义
电影工业
七十年
影片
后现代主义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运动
斯图尔特
-
描述:
电影工业中对于女性创造力的压制与银幕上对于女性形象的剥夺。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出现的《末路狂花》(Thelma&Louise,1991)与《钢琴课》(The Piano,1993)便是此类影片中的翘楚。美国
-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二仕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民族题材电影
刘三姐
电影创作
新中国
少数民族题材
影片
女性形象
爱情表达
女性人物
-
描述:
"十七年"电影关于女性的主题实际上是阶级的、革命的主题,而不是性别的主题。任何女性的爱情经历或者转变成英雄的主题,其最终的指向是政治命题。☉女性性别与身份新中国成立之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在政治生活领域由
-
女性情感及女性命运的影像呈现:解读电影《孤恋花》
-
作者:
李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电影
女主人公
女性心理
白先勇
女性命运
影片
小说集
女同性恋
女性形象
-
描述:
《孤恋花》是一部涉及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取材于台湾作家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中的同名小说。白先勇是一位善于描写女性的作家,他自己曾经说过:"妇女是我挖不尽的宝藏!"他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虽然千姿百态﹑各不相同,但最终都难免"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的悲凉命运。小说《孤恋花》固然是一部描写女性悲剧命运的作品,但是
-
凯特·贝金赛尔 “多面”娇娃
-
作者:
詹同玲
来源:
东方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战
女英雄
饰演
影片
爱情
男人
女性形象
传说
战场
莎士比亚戏剧
-
描述:
中文名:凯特·贝金赛尔英文名:Kate Beckinsale生日:1973年7月26日出生地:英国伦敦最新作品:《黑夜传说4》(2012年1月20日)她可以是二战残酷战场中的一抹温柔颜色,也可以
-
浅析影片《桃姐》的艺术风格
-
作者:
曾兆荣
来源:
剧影月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导演
老人院
生活场景
重新认识
现实主义
作者电影
影片
故事
真人真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香港导演许鞍华的影片《桃姐》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的经历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桃姐》的故事来自影片监制李恩霖
-
台湾新青春电影影像叙事的文化观照
-
作者:
金萍
刘新生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形象
心路历程
青春电影
台湾青年
影片
文化观照
影像叙事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台湾文化
-
描述:
台湾新青春电影是指2000年以来,台湾本土出品,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影片。此类影片由台湾新锐导演执掌,意在“青春”的外衣下,去探寻当下台湾青年一代的成长轨迹、心路历程,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文化观念。在
-
人性·浩劫·救赎:南京大屠杀题材影视作品比较分析
-
作者:
黎莉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人性
中国现代史
拉贝日记
战争题材
影片
影视作品
女性形象
风尘女子
侵华日军
-
描述:
70多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70多年后,虽然大多数日本当权者仍竭力否认这一惨案,企图掩盖历史,但不少事件亲历者已提供了各种材料,揭露惨案真相。根据这些材料,一批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视作品得以产生,其中有拍
-
花的世界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讲故事
电影节
第六代导演
法国
行为逻辑
威尼斯
情绪
爱情
影片
镜头语言
-
描述:
《花》是去年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的开幕影片,法国片,由中国导演娄烨导演。 片中娄烨一如既往地没有着重于讲故事,更多的是在抒展一种情绪。他的镜头语言如此熟稔,以至于即便主人公的某些行为逻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