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寻求确定女性文学身份的孤独猎人
作者: 王慧英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孤独   文化   文学身份   性别  
描述: 尽管李清照(1084 - 1156)和伊丽莎白·巴莱特·白朗宁(1806-1861)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却在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的著作震撼了文学评论界,在文学史上评论家们对其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本篇论文作者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她们能在传统的文学界成为出类拔萃的女诗人?这二人都生活在中国和英国族长制的社会里和男性统治的文化中,女性的发言权和女性问题一向被忽视,女性文学被贬为男性文学之下,而且她们经常处于劣势和较低的地位之中,在中国女人被视为被动的角色和附属物,在英国
成如容易却艰辛
作者: 陈亚亚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文学   孤独   王安忆   女性文学   日常生活  
描述: 本文选取当代著名女作家王安忆为对象,对她的人生经历、小说创作和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文章首先介绍安忆的成长经历、创作历程以及她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然后大致根据时间顺序,对她的小说主题进行分类阐述。 全文一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二章介绍安忆早期的创作情况,重点提到她在寻根文学思潮中的代表作《小鲍庄》,这是她寻根情结的开端;第四章与此一脉相承,讲述安忆如何寻找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和创作理想的经过,表达她想通过小说创作帮助人类进行沟通的良好愿望和就此做出的艰苦努力。 第三章和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主
女性欲望的分裂与张扬——对张爱玲《心经》中女性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闫石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童女   孤独   期许   分裂   张扬   替代  
描述: 旨在探讨《心经》中独特的女性形象以及张爱玲写此文的深层原因。生活在父权制社会下,男性凝望世界中的女性,渴望直接与男性对话,从而产生异样感情,特殊的母女关系经历了分裂到张扬再到重组的过程,表现出女性在与男性相抗衡的过程中的绝望与疯狂,也隐含作者内心深处的希望。
论陈染小说中的新女性
作者: 刘秀真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认知自我   陈染   新女性   性别意识   婚姻观  
描述: 陈染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一位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从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出发,写出了新时代中一类女性的生存状态。在对陈染小说的评述中,众多的评论家强调的是陈染的私人写作(个人写作),而本文则从陈染的小说出发,对陈染笔下众多女性形象的精神世界进行分析,找出了几个共同点,以便更深刻地认识陈染,把握陈染。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
作者: 肖晶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唯美   女性主义文学   守望   林白   女性写作  
描述: 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她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以“守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心灵空间以及开启自我救赎的通道,从而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空间,并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激情。
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论林白之女性写作
作者: 肖晶   来源: 学术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唯美   女性主义文学   守望   林白   女性写作  
描述: 的声音,只为心灵写作.她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以"守望"的姿态,为读者敞开女性经验的心灵空间以及开启自我救赎的通道,从而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女性话语空间,并对男性话语封锁进行了突围,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激情.
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六篇男性主角短篇小说的社会历史主义解读
作者: 郭彩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历史主义批评   孤独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扭曲   男性主角   短篇小说  
描述: 作为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天才女作家,更是迄今为止文学史上唯一一位生活与创作密不可分的作家。她一生都在孤独与死亡的威胁下写作,其中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最多,还有
女性的自我言说
作者: 卢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孤独   菲勒斯文化   陈染   死亡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杰出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女权主义批评家。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基尼金币》奠定了她的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先驱的历史地位,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和“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陈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中国先锋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存处境。作为一个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西学东渐”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女作家,陈染从不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渊
孤独“红粉”的剩余想象
作者: 张学昕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   孤独   苏童小说   女性人物形象   文学人物   剩余   女性形象   人物论  
描述: 即使仅仅从女性人物形象的角度讲,苏童对当代文学人物画廊的丰富也是有着重要贡献的。他以荡气回肠的柔美文字创作了许多独特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观照,表现她们的哀苦悲凉、缱绻细腻的风骚与艳情。我们注意到,苏童小说女性人物形象最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同凡响之处
孤独贞静 不怒不慑:浅析闺怨诗中的等待意蕴
作者: 肖淑芳   来源: 阅读与鉴赏(中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望江南   孤独   等待   诗歌   温庭筠   闺怨诗   审美情感   唐宋词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描述: 闺怨诗,即是抒写闺阁中人愁怨之情的诗歌。千百年来,它以幽思惆怅、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这些繁杂菁芜的诗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但最为动人的还是那些伫倚危楼、望断秋水的女性形象。最典型的要数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频洲。
< 1 2 3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