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孤独】搜索到相关结果 78 条
-
孤独的女人——试论《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敏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命运
爱的失缺
-
描述:
《百年孤独》中女性形象主要体现了人类精神的深刻境遇,塑造她们命运的悲剧力量之形成原因则是孤独,孤独的来源又从爱的失缺发端。
-
孤独与逃离:陈染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蒋丽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逃离
-
描述:
陳染是當代文學中一位重要而獨特的女作家,她以邊緣人的低調自覺遠離中心,執著地探索作為弱勢人群的生存地位。通讀陳染文本,可以發現“孤獨”是貫穿其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孤獨,作為一種生存狀態,是她尋找精神家園的艱難旅程的塵埃落定的詩性表達,也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陳染對人生哲學意義的思考和頓悟。陳染的“孤獨”意識對我們審視存在、質詢自我,具有形而上的啟發性。
-
爱与孤独的互生
-
作者:
张月萍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
孤独
转变
-
描述:
舍伍德?安德森的《曾经沧海》刻画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女性的尴尬处境,向我们展示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艾丽斯在爱与孤独之间的转变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其转变的主要原因,表明除了
-
枯萎的玫瑰与腐烂的新娘——爱米丽和郝薇香的悲剧人生
-
作者:
焦窈瑶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米丽小姐
郝薇香小姐
孤独
-
描述:
诞生于美国20世纪文学大师福克纳和英国19世纪文豪狄更斯笔下的爱米丽小姐和郝薇香小姐都在情场失意后与世隔绝的宅隐中度过了孤独、悲苦的一生,福克纳向爱米丽这朵“枯萎的玫瑰”献上的一朵玫瑰哀挽了南方传统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观照下的“野草”
-
作者:
段淑丹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社会
孤独
人格异化
-
描述:
.特纳复杂的心理世界,旨在揭示玛丽的基本需要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导致其自我实现的失败。孤独中的人格分裂和人性扭曲最终让玛丽沦为"病态"社会中的牺牲品。
-
陈染:孤独感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曹燕云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自由
陈染
女性自我
-
描述:
文章认为,陈染通过其笔下孤独的女主人公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究和追求,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观照下的“野草”
-
作者:
段淑丹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社会
孤独
人格异化
-
描述:
.特纳复杂的心理世界,旨在揭示玛丽的基本需要在殖民主义和父权主义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中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导致其自我实现的失败。孤独中的人格分裂和人性扭曲最终让玛丽沦为"病态"社会中的牺牲品。
-
论郁达夫的孤独童年与文学创作
-
作者:
张晓霞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童年经验
文学创作
郁达夫
-
描述:
童年经验往往给作家一生的创作涂上了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作家对作品情绪基调的确定和创作题材的选择。郁达夫也不例外,他作品中感伤的笔调、“零余者”与底层女性形象、抚慰心灵的大自然,追根溯源,都可以从他的童年体验中找到原型。童年是其创作的灵感与源泉之一。
-
村上春树与日本当代社会
-
作者:
刘婷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意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村上春树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在日本这样一个出版王国里,其作品能够崭露头角甚至引发村上效应,其中原因与村上作品源于社会,关注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
柔美形象 志士情怀:李白诗歌女性意象的寄意
-
作者:
丁国祥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理想
期待
忧怨
-
描述:
李白是豪放的,李白的诗歌充满浪漫精神。但李白的人生是悲剧性的,充满心间的郁闷情怀在吟咏女性形象的诗篇中得到委婉曲折的表述,有孤独寂寞的期待与忧郁,也有尘俗掩盖下的胸怀天下的情感和积极的用世精神,更有个人遭际咏叹的深沉思索,柔美的形象下,抒发着志士积极用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