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妇女文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240 条
-
新时期文学文论对妇女深层解放的求索
-
作者:
蓝露怡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妇女文学
思想解放进程
新时期文学
女作家群
妇女作家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文论
-
描述:
如果说,在建国后的十七年中,妇女的社会解放进程加快了,而妇女的深层解放,即追求自身精神、才智、个性等方面的内在解放的问题尚待提出的话,进入“新时期”之后,与思想解放的进程相一致,妇女深层解放的问题也渐次展开,并反映在新时期文学与文论中。作家们在写妇女时,已开始从男性中心的文化框架中解脱出来,而采用来自妇女的生活世界和
-
寻找定位:女性文学研究──评《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
-
作者:
张春生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同表现
文学世界
贯通古今
女作家
妇女文学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中国女性
当代女性文学
-
描述:
寻找定位:女性文学研究──评《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张春生比起通常的文学创作,女性作品有其独具的风格和韵致。一个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硕果累累。乔以刚的《中国女性的文学世界》以其清新的笔触、宏观的视野、缉密的分析,进一步丰富了...
-
女性文学批评的民间倾向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主流文化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传统
民间文学研究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男性
传统文学
-
描述:
当代世界学苑,女性文学批评日趋活跃,成了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分析它对主流文学传统的轰击,辨识民间文学中的性别价值取向。也许可为民间文学研究及文学的性别观照提供一种新途径。衬托山峰的平地女性批评家宣称,妇女一直是主流文化的流放者,传统文学大体上反映的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男人的文化。妇女作家的边缘性与妇女在社会上的边缘地位的一致性在文学领域暴露无遗,笔杆一直握在男人手中,妇女的存在只是双向地增
-
关注一个被冷落的世界: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评介
-
作者:
石云涛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宋代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古代
古代文学
文学成就
女性文学
学术成果
唐代女诗人
-
描述:
武汉大学苏者聪教授《宋代女性文学》一书,被列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已于1997年11月出版。这是苏先生10余年来研究中国古代妇女文学的又一硕果,填补了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和苏先生《闺闱的探视——唐代女诗人》共同构成了她近年来学术成果的双璧。跟许多自甘淡泊寂寞的学人一样,苏先生又悄然为祖国文化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历史上妇女处于社会最底层,她们的艺术才华和文学成就也遭到轻视甚
-
中国女性现代精神的高扬:面向自身与社会的新时期妇女文学(之一)
-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妇女文学
社会历史
“五四”时期
文学创作
三四十年代
现代精神
中国女性
-
描述:
“五四”时期开始勃兴的中国现代女性的文学创作,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革,经历了风风雨雨。二十年代末到三四十年代,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女性创作同当时的文坛主潮一样,为政治斗争的需要所统驭。
-
女性文学五人谈——“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侧记
-
作者:
钱亚光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北京大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中国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国际研讨会
方方
文学研究
-
描述:
为了促进妇女文学的研究,迎接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外妇女文学研究学会、天津文联、《文学自由谈》和《世界文学》杂志社于6月下旬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与会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新西兰、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
-
中国古代妇女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
沈立东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妇女文学
中国古代
古代女性
文学创作
批判精神
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古代妇女
《女诫》
-
描述:
中国古代妇女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沈立东中国传统文化由于绵亘千载的封建制度及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物质生产状况等原因.其内涵相当丰富。而古代妇女文学创作由于妇女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自身处境.其产生和发展的诱导、影响因素亦非常复杂。为尺幅所限,笔者对二者之间的诸...
-
《觉醒》中艾德娜之死的心理分析探究
-
作者:
毕青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觉醒》
妇女文学
探究
女性创作
课程
代表作品
女性文学
凯特·肖邦
-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1—1904)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The Awakening,1899)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今天,这部
-
论女性批评
-
作者:
翁德修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理论依据
语言
两性平等
妇女写作
妇女文学
心理分析
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
描述:
本文从生理、语言、心理分析和文化等四个方面评述和讨论了女性批评的理论依据。作者认为,着眼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女性批评,尽管有些理论观点尚属牵强甚至荒诞不经,但是意在提倡两性平等、发现妇女文学的自身价值、探求女性文学的特征和向以男性为主的传统文化提出挑战的主张,无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立足于妇女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同时,还顾及到女性生理、语言、心理,以及阶级、种族、国籍和历史等因素,来探讨妇女写作特点和差异的批评途径也是十分可取的。
-
“没有屋顶的房问读解戴锦华”——读解戴锦华
-
作者:
贺桂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
出版社
为文
妇女文学
历史
读解
译介
余华
北京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当代文化、文学研究界,戴锦华一直是一个难于界说的研究者。难于界说首先在于她的研究领域。在80年代,她主要是一个电影研究者,从事电影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电影批评工作。她为文学批评界瞩目,则是1989年发表于《北京文学》的一篇精彩的文学评论文章:《裂谷的另一侧畔——初读余华》,以及她与孟悦合著的女性文学研究论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娴熟的西方理论背景,融汇了理论洞见、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艺术感受的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