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成就】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试论创作环境对顾太清文学成就的影响
-
作者:
黄思华
来源:
神州(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成就
顾太清
创作环境
-
描述:
著名才女顾太清,在清中叶的女性文学大舞台上如一颗璀璨的珍珠,为女性文学的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天游阁集》、《东海渔歌》.风云变幻的时代风潮,成为顾太清文学创作的外部契机;伉俪情深的风雅情趣,奏响了其文学作品的主流章程;京师闺友集结诗社风气日盛,为顾太清提供了丰茂的文学沃土;世事无常的人生境遇,让顾太清的文学创作更加辉煌.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超越与变异:论李清照文学成就特质
-
作者:
周桂峰
来源:
淮阴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特质
文学成就
-
描述:
李清照文学成就为世人瞩目,但也一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本文认为此现象主要由于她文学成就的特质.有别于传统女性文学的规范,在一些重要的方面超越了女性文学的藩篱,并由此导致整个女性文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
-
论《源氏物语》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作者:
黄玲青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影响
源氏物语
文学成就
-
描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文学成就是体现了柔美、婉约的女性文学的风韵,开拓了日本古典写实主义的新天地,并推动了物哀文学观、美学观的形成与发展。
-
论张爱玲小说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作者:
黄玲青
李华平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影响
张爱玲小说
文学成就
-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并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其小说创作是现代文学的巨大收获.其文学成就表现为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视野和女性文学的新天地,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位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
-
蔡氏父女文学合论
-
作者:
朱利霞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邕
蔡文姬
文学成就
-
描述:
蔡邕、蔡文姬是东汉时期重要的作家,蔡邕更是被推崇为东汉文坛领袖,可见时人对他的赏识。同时蔡邕在文学上所涉猎的题材之广之多,可以说在东汉是比较少见的。蔡文姬的《悲愤诗》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而且骚体《悲愤诗》更是将其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蔡氏父女二人的文学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他们却缺少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对他们二人进行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即是致力于蔡邕、蔡文姬父女的文学研究。本文分三章。第一章主要对蔡氏父女身处的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及家学渊源进行梳理。对作家的研究离不开
-
午梦堂作家群的文学成就
-
作者:
彭娟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午梦堂
家族文学
文学成就
女性文学
作家群
-
描述:
晚明时期在吴江地区形成了“午梦堂”作家群,这个作家群以叶绍袁、沈宜修夫妇和其四女七子为核心,囊括了叶、沈两大家族近20人。其特点表现为:以血缘纽带为核心,一代乃至数代的家学传承为特色;无论是叶绍袁本人,以叶燮为代表的子辈,还是沈宜修母女都体现了极高的文学才华,尤以女性文学成就突出。
-
明清两代汾湖望族与文学研究
-
作者:
陆洁栋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文化
著姓望族
文学创作
文学成就
汾湖流域
明清两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明清两代汾湖望族与文学研究
-
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形象的重塑
-
作者:
崔淑丽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黑人女作家
白人
托妮·莫里森
重要地位
黑人女性
文学成就
作品
女性形象
当代文坛
-
描述:
托妮·莫里森在美国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她祖籍非洲,属于非裔黑人女性。在莫里森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她的家乡——美国俄亥俄州的钢城洛罩恩。1931年,莫里森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黑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工人,母亲是白种人家中的女佣,然而家庭的平凡并没有造就莫里森的平凡,莫里森通过非凡的努力,终于以黑人女性文学成就了自己的人生
-
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
-
作者:
向荣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省
地缘政治学
文学中心
文学作品
文学成就
大河小说
中国新文学史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历史小说
-
描述:
成都作家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他的"大河小说"、特别是《死水微澜》无疑是新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从文学史的视角来看,李劼人的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他在30年代完成的三部小说中的诸多女性形象,特别是《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和《大波》中的黄太太,不但是新文学史上堪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虎妞等人并列的经典女性形象,而且在她们的情感结构中事实上还蕴含着近代中国早期的女权主义精神元素的萌芽;1912年当时21岁的李劼人在成都的《晨钟报》发表短篇小说《游园会》,据考证,这是新文学史
-
谈《史记》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
作者:
于兰
来源:
语文天地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艺术感染力
文学巨著
历史人物
人物描写
文学成就
文学史
女性形象
“史家之绝唱
-
描述:
《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文学史上,她突出的文学成就在于“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人物描写与刻画。司马迁在写人时,又严格遵循着“实录”的原则。他笔下的人物,既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又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读《史记》,我们看到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