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话语的力量:《同命人审案》的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
作者: 张平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及物性选择   女性话语   交流风格   隐喻  
描述: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JuryofHerPeers)是研究女性话语的典范文本。本文研究聚焦于《同命人审案》中女性话语的力量,研究角度为女性主义文体学,从隐喻、对话交流风格和及物性选择三个方面阐述这个文本隐含的语言、性别和权力的关系。本文论证苏珊格拉斯佩尔通过隐喻的创造性书写,女性风格的对话交流,机智地运用及物性系统,揭示了女性话语的力量。她颠覆了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束缚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她指出女性话语的力量最终来自于女性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共同经历,这一共同经历使女性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
病女·良妇·女革命家:论20世纪女性话语流变史中的三个互文形象
作者: 任茹文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女   互文性   女革命家   女性话语   良妇  
描述: 20世纪中国文学中莎菲、白流苏和林道静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背景、性格内涵及命运道路表现迥异,然而这三个人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话语流变史中具有承接、对应和比照的互文关系,白流苏和林道静在个人主义的反叛道路上均是莎菲的延续,同时这两个形象又分别展示了女奴时代终结后女性道路的两种基本方式。
女性话语:建构的迷惘——女作家对女性话语建构的探索
作者: 车晓勤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勒斯话语   反叛   女性话语   建构的提出   性本真  
描述: 女性话语是以男性意识为模式与规范,还是"以性意识为规范"?为了还"女性"话语的本真面貌,中国女作家通过她们笔下女性形象的建构,希望建构出真正的与男性话语平等存在的"女性话语"。但是在建构女性话语的过程中,女作家们的努力却展现了女性话语建构的迷惘。男权意识规范女性话语势力的强大,是造成女性话语建构迷惘的主要原因。
《荒原》的框架结构-解读T.S.艾略特笔下的女性话语
作者: 聂涟涛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痛楚   歧视   女性话语   荒原   拯救  
描述: 《荒原》中的女性形象有三个来源:传统文化、现当代文学作品、现实生活。这些女性形象及其话语互相并置、相互呼应,给《荒原》搭起了一个框架结构,充分展现了诗歌主题;同时反映了T.S.艾略特对女性有歧视和对女性形象有扭曲的倾向,也展现了被“非个性化”理论掩盖了的诗人面对无法企及的最高实现的痛楚;更体现了诗人所采用的一种拯救“无序”为“有序”(order)的曲折手法。
超越性别的女性生命体验——析老舍《月牙儿》的女性意识
作者: 张岳   来源: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欲描写   男性缺席   情绪化结构   女性视点   女性话语  
描述: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研读就会发现,《月牙儿》小说文本充满了女性意识。具体表现在文本的情绪化结构、女性话语表达、男性缺席结构、女性的自省以及性欲等方面。作家老舍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以其对贫困的独特理解,他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既在显示下层妓女生活悲惨境遇的同时,又表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主人公的独立精神被现实的黑暗所吞没使小说的悲剧性达到了高潮。
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以女性话语作为基本手段对抗男权话语的控制,形成了女性文学特有的女性话语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仅仅体现为一种性别言说行为,没有也不可能上升到语言本体论的高度,体现在人与性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女性话语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境。为此,关注性别言说的空间位置,探索性别言说实践过程中的美学转换和美学效果,或许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和谐对话的有效路径。
女性话语的困境与突围——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作者: 高娓娓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描述: 文章以新时期女性小说为文本对象,从话语策略的角度剖析了女性话语模式的阈限性,指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具体作品,探索了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对话的方法路径。
女性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作者: 王思懿   韩国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批评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批评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和男权制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通过女性的特殊的视角和女性独特的叙事手法,重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和文化身份。
后现代女权主义批评与当代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思懿   来源: 新科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女权主义   女性话语   种族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   性别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后现代女权主义是当代西方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一股哲学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合流与互动的产物。少数族裔妇女认为,不仅性别,而且种族、文化、阶级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女性主体建构。华裔女性写作研究以多元视角丰富我们对女性的认知方式。本文通过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对在美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下的美国华裔女性文学进行梳理。
人类生存视域下的女性话语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论   女性话语   自由   敞开   本真  
描述: 在新时期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中,性别言说主要是为了完成某种知识模式的建构,因而女性话语作为表述策略带有极强的功利性特征,它没有从现实的人的生存角度出发来理解和关怀女性,也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女性话语与自由和在场存有密切关联,是自由在性别领域的展开和绽出,其自身具有开放域和澄明性,同时,女性话语之真理的呈现也依赖于此在的聆听与感悟。为此,女性文学创作必须放弃性别言说的主动性,潜入到生命的沉思和诗性的体验之中,并与哲学和真理构成对话。
< 1 2 3 ... 9 10 11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