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译者】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性别差异与翻译--管窥中国女性译者的译著特征
-
作者:
曾丽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著特征
翻译
女性译者
性别差异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发生了一场范式变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领域开始涉及到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如:出版政策,赞助人,文学规范,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等。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着眼点在于从性别研究的视角来研究翻译,也就是说,它强调男女译者的性别差异并试图揭开这种性别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有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划分,生理性别与生俱来,社会性别则由社会、文化因素后天塑造而成。女性在社会中处于“第二性”或从属地位正是这种社会性别差异的体现。翻译,如同女性一样
-
女性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析戴乃迭英译《沉重的翅膀》
-
作者:
汪佳丽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戴乃迭
《沉重的翅膀》
女性译者
-
描述:
女性译者的出现在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数世纪以来,她们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她们却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女性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对于推动女性作品的翻译以及深入译者主体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翻译研究领域“文化转向”的出现,译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问题日益关注;而伴随着文化研究的广泛开展,译者的文化身份(包括民族、种族、阶级、语言、职业、性别等)也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女性主义与翻译的结合则为译者主体性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译者性别。作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