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解读《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的两性关系
作者: 蒋江婷   来源: 山海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社会   当代英国   玛格丽特   女性观   生存状态   婚姻家庭   男女主人公   文学奖获得者   《金色笔记》  
描述: 两性关系是多丽丝·莱辛在作品中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莱辛在小说《一场不算严重的蝗灾》中刻画了一个囿于婚姻家庭但其女性意识已开始觉醒的女性形象。通过描绘在父权制社会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与丈夫理查德和其父亲老史蒂芬之间的两性关系,莱辛揭露了父权制下两性关系的不平等与不和谐,同时也表露了她创作早期独特的女性观和两性观。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为《金色笔记》。莱辛的作品题材
// 名妓/贤妾颂曲背后的男权女性观—— 新编昆剧《影梅庵忆语·董小宛》小议
作者: 马姝   来源: 戏剧与影视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董小宛   女性观   男权中心   爱情至上   认知结构   审美趣味   影梅庵忆语   冒辟疆   人物形象   冒家  
描述: 新编昆剧《影梅庵忆语·董小宛》(以下简称《影》)是剧作家罗怀臻近年创作的一部新戏。剧中,他以冒辟疆怀念亡妾董小宛而作的《影梅庵忆语》(以下简称《忆语》)为构思框架,以新编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爱情至上、克己复礼、德言容功一应俱全的完美的名妓/贤妾形象。人物形象是创作者认知结构和审美趣味的投射。那么,此剧塑造的董小宛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创作者怎样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趣味,即,作者持有怎样的女性观?这种
“圣母颂”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启蒙:冰心对母亲形象的解读
作者: 刘小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性启蒙   女性观   冰心   母爱   母亲教育   圣母颂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母亲,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母亲形象是最重要的女性形象。对母亲形象的解读,可以传递出一个时代的态度。冰心于20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其对母爱的描绘在整个文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冰心以生活中通俗之物为视角,抒发细微的感动和温暖,用充满爱的眼光审视女性生活,大加赞美真善美的母亲,唱出一曲伟大的"圣母颂"。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初,旧的道德体制已支离破碎,各种文化的冲突,让当时
论郭沫若早期戏剧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永慧   高树博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女性意识   女性观   王昭君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郭沫若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历史剧  
描述: 郭沫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一生创作了十多部历史剧,而这些剧作的主人公多数均为女性。这个现象虽然受到了学界一定的关注,但是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充分。本文将本着现象学所倡导的回到事情本身的精神,以郭沫若早期的三部剧作《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为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创作规律来分析他何以会把女性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如何承担表征功能的,以及剧作中所体现出的作家个人的思想倾向,尤其是作家的女性观,并结合当代女权主义理论和后现代语境来阐发其价值与局限。
《带阁楼的房子》中两姐妹形象的刻画与描述赏析
作者: 孙新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色   尼雅   坦然接受   女性观   地区名称   活着   女性命运   修斯   小妹妹   知识女性  
描述: 在小说《带阁楼的房子》中,契诃夫一共塑造了四个不同的女性形象,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姐姐莉达和妹妹任尼雅。通过对这两姐妹形象刻画与描述的分析,通过比较二人迥异的性格等,可以更好地了解契诃夫的创作特色,体会到他鲜明的妇女观点。一、姐姐莉达——独立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姐姐名字的深层含义小说中,姐姐的名字为莉达,即"莉季娅",而"莉季娅"其实是小亚细亚一个地区的名称。用这个地区名称做名字,暗示着取该名的人大多畏惧去做一
沈从文作品中矛盾的女性观
作者: 梁巍   孙善强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力量   女性美   女主人公   湘西女性   女性观   沈从文作品   女性角色   根本问题   艺术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描述: 沈从文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到的艺术审美价值,研究他的女性观,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位人性作家复杂、矛盾的女性思想.
蝶恋花——从徐志摩诗歌中的花意象看其女性观
作者: 朱佑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   百合   花意象   女性观   徐志摩诗歌   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   女性形象   玫瑰色   潜意识  
描述: 新月诗人徐志摩流传于世的诗歌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情诗。在他的情诗中往往有个潜在的女性抒情对象。这个抒情对象大多数时候是隐藏在“我”的抒情独白中,但也有一部分诗歌让女性形象浮于文本之上。这些作品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大量使用了花的意象,表现了徐志摩特有的女性观。孟悦、戴锦华在《浮出历史的地表》一书中分析了中国男性作家多喜欢将女性比作花的潜意识,指出:“历代文人们对女性外观想象模式上的大同小异,尤其表现在一个历史悠久的修辞手法上,即将所写女性形象‘物品化’,借物象象喻女性外观。”“毋庸置疑,这种修辞方式中流露
特吕弗的女性观
作者: 徐怀静   来源: 书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女性主义色彩   西方文化   女性观   电影作品   七十年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女性人物   新浪潮  
描述: 在特吕弗的电影世界中,女性人物具有致命的摧毁力,男性人物多为好色之徒,女性主义批评者因此对这位导演颇有微词。如若将特吕弗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轨迹细细审
女人真善美的统一体──评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苇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的母亲》   女性观   角色定位   冰心   时代特征   传统美德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真善美的统一   中国女性  
描述: 本文从真、善、美三个方面对冰心笔下的部分女性形象作了评述。认为冰心作品重视继承女性的传统美德,对“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女性所具有的善良、本份、勤勉、抗恶等特有本性及女性之心灵美,外在与内在相统一之美也给予了充分的表现;认为冰心对女性的看法是公正的、客观的,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既集真善美于一身,又集传统时代特征于一身。
现代军旅小说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观
作者: 陈兴强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军旅作家   女性观   战争年代   公共领域   女性主体意识   军旅小说   女性形象   宏大叙事   女性军人  
描述: 。"[1]中国的军旅小说,在对战争进行叙写的过程中,属于女性自身的生命体验、性别特征、主体意识的却很少,在战火的硝烟中被
< 1 2 3 ... 56 57 58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