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沃克夫人的失踪看华盛顿·欧文的女性观
作者: 王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历史传记   男权社会   瑞普·凡·温克尔   女性观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华盛顿·欧文   男性   短篇小说  
描述: 一、引论华盛顿·欧文是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美国作家,被视为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随笔、短篇小说和历史传记使他成为当时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见闻札记》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魔鬼和汤姆沃克》改编自中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中浮
“丑女时代”开启了吗:从《丑女无敌》看女性主义的电视文本诉求
作者: 霍文琦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强自立   女性意识   女性观   批判理论   女性形象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   电视剧   电视文本  
描述: 时下,一部雷人的电视剧——《丑女无敌》已经洋洋洒洒地播出了三季,它讲述的是丑女林无敌自强自立、努力奋斗于职场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性的故事,连续剧中的女性形象与传
论《三国演义》女性观的矛盾性
作者: 严明   顾友泽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术   《三国演义》   矛盾性   女性观   描绘   阳刚   作品   表演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三国演义》主要描绘的是男人之间权术争斗的世界,是一部既斗智又斗勇的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客观地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就数量而言,很少;就刻画程度而言,又很单薄。笔者统计了一下,在这部人物形象数以千计的小说中,连正面描写带顺便提及的女性形象,总共仅四十多人,而真正在作品中正面表演一番的,则更是寥寥无几。
女性情感与命运之探索——浅论电视剧《不离不弃》
作者: 莫非   来源: 当代小说(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眼光   女主人公   时代特点   女性观   传统美德   探索   女性形象   电视剧   中国女性  
描述: 女性历来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编剧宋秋雁以敏锐的女性眼光,近年来在屏幕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新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情感与命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新播电视剧<不离不弃>也是其中之一.
女性情感与命运之探索
作者: 莫非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女性眼光   女主人公   时代特点   女性观   传统美德   探索   女性形象   电视剧   中国女性  
描述: 女性历来是社会所关注的话题,编剧宋秋雁以敏锐的女性眼光,近年来在屏幕上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中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新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情感与命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新播电视剧《不离不弃》也是其中之一。
《荷马史诗》的女性观
作者: 李雪平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文学   海伦   文学价值   女性崇拜   女性观   荷马史诗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男性  
描述: 荷马史诗被誉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史诗塑造了很多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同时又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性形象,作为欧洲文学史上女性形象的雏形,对后世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林语堂的女性崇拜思想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女权主义者   《红楼梦》   中国现代作家   林语堂   武则天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中国新文化、新文学的最大功绩之一即是发现了“人”,尤其是发现了“女性”。“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女性”成为衡定现代人优劣高下的试金石。周作人说过,“鄙人读中国男子所为文,欲知其见识高下,有一捷法,即看其对佛法以及女人如何说法,即已了解无遁形矣”。那么,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林语堂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女性呢?对此,学术界未能给以充分的注意。事实上,林语堂不仅尽其一生关注女性,而且有着独特的女性观念,即女性崇拜思想。通过对林语堂女性崇拜思想的详细解读,我们既可理解林语堂对“女性解放”的独特贡献;又可充分认识林语堂的
茅盾早期的新女性观
作者: 翟耀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经济独立   女性观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茅盾   新女性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人的自觉  
描述: “女性的自觉”作为茅盾早期新女性观的核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要求人的自觉,强调“解放的妇女”应有“人的权利”,确立“绝对的身体上经济上政治上的独立资格”:主张恋爱神圣、“以恋爱为基”的婚姻和“新性道德”,“反对片面贞操观与夫妇形式主义”以及矫枉过正的女子中心主义倾向;确认“社会改造”是新女性“实现自己’”的根本道路等等,所有这些,都作为深厚的文化积淀沉潜在茅盾的心灵深处,成为其创造时代女性形象的内在契机。时代女性的文化意蕴,固然首先来自作家“经验了人生”后的真切感受和丰厚积累、但其开放的新女性观在港移默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文化与女性观的透视
作者: 赵彦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为人民服务   大众传播   女性观   女性角色   现实生活   大众传媒   女性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社会地位  
描述: 对大众传媒中女性文化与女性观的透视
“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学术研讨会侧记
作者: 晨雨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视角   理想主义精神   女性视角   女性观   女性题材   郭沫若   文学史   女性形象   郭沫若研究   学术研讨会  
描述: “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学术研讨会侧记晨雨深秋时节的南国天高气爽,由厦门市文化局、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举办的"郭沫若的女性观及其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学术研讨会于11月中旬在厦门市召开。郭沫若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特而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 1 2 3 ... 57 58 59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