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追逐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
作者: 钱秀银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女》   女性作家   《情爱画廊》   女性观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卓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作”  
描述: 追逐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
新时期的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报告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女作家群   爱情题材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传记文学  
描述: 新时期的女作家和女性文学盛英在改革开放、现代化浪潮席卷中国大陆的今天,女性文化浪潮方兴未艾,新时期女作家群的崛起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正是这股澎湃的女性文化浪潮最突出的部分。新时期女作家群同历史上女作家群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两大特色:第一,“五世同堂”...
傍着女性走 傍着名人走
作者: 林希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阴阳五行   文学作品   女性观   自由谈   山里红   女性话题   女性文学   女性主题   余秋雨  
描述: 傍着女性走 傍着名人走林希一篇文章有两个题目,也算是我的一大发明了;但是,把这两个题目分写成两篇文章,实在也没有那么多的话要说,只写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还有一半的话非说不可,索性管他什么规范不规范,就来个两个题目一起写,让马、牛也"风"及一次,看看到底...
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和发展
作者: 韦国兆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儒家思想   女性意识   女性观   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嬗变   文学角度   先秦时期   发展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研究的深入,其创作理论和批评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女性文学学科意识初步形成,人们开始把研究眼光投向古代文学。那么,中国古代文学阶段是否存在女性文学?目前还在众说纷纭,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广义女性文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国古代文学,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切入,初步梳理古代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和发展,探寻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特点。一、先秦时期:昙花初现
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散论
作者: 桑兵   来源: 近代史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基层社会   编辑出版   女性观   女权运动   女性学   辛亥革命时期   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近代中国女性史研究散论桑兵在当代史学研究中,女性史这一研究领域,不仅在欧美学术界受到普遍重视,硕果累累,所产生的崭新视角和方法,带动了整个史学的发展,而且在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或学会组织,如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会(1977年)...
《红楼梦》女性观与明清女性文化
作者: 薛海燕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红楼梦》   “意淫”   贾宝玉   从众心理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明清时期   曹雪芹   独立品格  
描述: 《红楼梦》女性观与明清女性文化
《中华女子学院》2006年1—6期文章总目录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企业家   性骚扰   女子高校   女性观   社会主义   文章   比较研究   女性文学   女大学生   女性高等教育  
描述: ~~
论陆云龙的女性观―以《型世言》评点为主
作者: 雷庆锐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点   reflection   型世言   concept   Lu   陆云龙   the   女性观   of   commenting   Yunlong   female   on  
描述: 晚明下层文人陆云龙在对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中的诸多女性形象进行评点时,鲜明地表现了他对女性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陆云龙的女性观既充满了传统的保守思想,又渗透着进步的开明意识,其矛盾性是受传统理学思想和晚明启蒙思想的双重影响所致。
源于矛盾的焦虑——托马斯·哈代女性观的心理解读
作者: 翟卓雅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塑造   维多利亚时代   现实主义作家   宗教   复杂性   矛盾   德伯家的苔丝   斯塔西   父权社会   女性观   追求自由   父权思想   思想影响   焦虑心理   无意识   评论家   男性   托马斯   女性人物   洞察力  
描述: 托马斯•哈代特别善于刻画女性。在他的小说创作生涯中,他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且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女性人物,这些人物形象是十九世纪女性命运的缩影。一些评论家认为哈代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的女性有深入的了解,并对她们的痛苦感到同情与怜悯;然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深受父权思想影响的哈代讨厌女性,并常常在作品中贬低女性。本人认为,这两种观点过于极端,不足以概括哈代作品的全部内涵。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心理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哈代对《还乡》中的尤斯塔西雅、《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以及《无名的裘德》中的淑这三个充满矛盾的女性人物的刻
论周作人的女性观
作者: 杨秋华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作人   文化交替   时代影响   特殊经历   批判   时代特色   女性本位   日本   系统   女性政治   新文化运动   有失公允   男权社会   两性关系   女性思想   女性观   女子   人道主义关怀   近现代中国   思想成就  
描述: 周作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在于他是鲁迅二弟,他俩由兄弟怡怡到关系恶化甚至周对鲁大打出手,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周作人曾效力于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战时期,他担任过伪政府的教育督办,甚至穿着日本的军服到东单练兵场检阅过中国新民青年团。在此前提下,人们在评论周作人思想的时候,总是多多少少先把他定位于汉奸这一点,这对于评价他的其他思想成就往往有失公允。例如对他的女性观,人们要么有意避开,要么知之不言,能秉笔直言者不多,对它进行系统研究者尚少,因而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周作人女性
< 1 2 3 ...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