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99 条
-
浅析《远大前程》中狄更斯的女性观
-
作者:
潘亚丽
安琴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人物性格
命运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
描述:
狄更斯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生涯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该篇论文通过分析《远大前程》中的四位主要女性角色,包括郝薇香小姐﹑乔大嫂﹑艾丝黛拉和毕蒂的性格﹑外貌特征以及狄更斯对他们的创作态度来揭示狄更斯的女性观及其对读者的启示。
-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矛盾的女性观
-
作者:
何晴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老人与海》
海明威
矛盾
女性
-
描述:
评论界对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一直各执一词,众说纷纭。从性别视角出发,以《老人与海》为中心兼及海明威其它重要作品,探讨了其矛盾而复杂的女性观及其形成原因。
-
论司马迁的女性观
-
作者:
崔花艳
来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女性观
情
识
义
-
描述:
司马迁的《史记》中描写了很多个性鲜明、性格突出的女性人物,反映出了他对女性的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的关注。分别从义、识、情三个方面论述司马迁《史记》的女性观,藉以阐述其在书写妇女历史方面的卓越贡献。
-
丁尼生的矛盾女性观:《国王之歌》中女性人物的研究
-
作者:
刘娅敏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丁尼生
女性观
《国王之歌》
女性问题
矛盾
-
描述:
丁尼生的矛盾女性观:《国王之歌》中女性人物的研究
-
从《血染的季节》看布林克的政治观
-
作者:
吴树然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安德烈·布林克
女性观
种族观
《血染的季节》
政治体系
-
描述:
南非著名作家安德烈·布林克文风简洁明了,作品内涵丰富,备受国内外学界推崇。他的现实主义力作《血染的季节》以20世纪70年代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为背景,讲述了白人教师本一步步卷入黑人戈登的死亡事件,试图查清其真相,却在关键时刻出车祸死亡的故事。本文借助文化批评理论,结合文本细读,分析布林克对南非政治体系和种族隔离制度的看法,探讨他对南非种族问题和女性问题的立场,从而全面揭示其政治观。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布林克的生平、文学成就、作品的故事情节,国内外有关作家及作品的研究动态,文化批评理论概述和论
-
生态·女性·社会-《乌布西奔妈妈》生态女性意识探析
-
作者:
赵楠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观
女性观
乌布西奔妈妈
生态女性意识
史诗
-
描述:
《乌布西奔妈妈》是满族传统说部中的重要内容,在传承满族文化、弘扬满族精神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民间文学工作者从宗教、生态、历史、文学等诸多领域对其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解读。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对文本社会历史价值的论证,缺乏从哲学角度对文本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的探究。本文试图透过这部原始长歌,对满族及其早期族群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生存状态、性别意识及审美情趣进行窥探,探究满族先人古朴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满族史诗、生态女性意识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其主要内容以及盲点
-
从《欲望号街车》的人物刻画看田纳西·威廉斯男性至上的女性观
-
作者:
冯枫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田纳西·威廉斯
美国戏剧
男性偏见
女性主义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是美国当代最杰出也是最有争议的剧作家。他的《欲望号街车》一直被认为是最成功的作品。国内外对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欲望号街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的悲剧命运上,比如布兰奇不能适应现实社会而导致的最终的幻灭;也有集中在其戏剧技巧上的,比如象征主义等。然而,有关其女性观的研究却并不多,并且基本上是围绕着田纳西·威廉斯的女性观的矛盾性或者不确定性进行解读的。此外,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从威廉斯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其笔下的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对比双方的
-
江户时代的女子教育
-
作者:
施海燕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道德
女性观
女子教育论
德才兼备
儒学
-
描述:
在和平稳定的江户时代,统治阶级往往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民众的道德意识,使之形成适应统治需求的道德观,稳固统治。随着商品流通、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自身也开始认识到算术、识字的重要性。加之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儒学者们的支持和推动,这些都为女子教育的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江户时期形成了上至中央大学,下至地方的藩学、乡学,从幼儿教育到女子教育的儒学教育体系。日本封建社会也是宗教制度和等级制度相结合的社会,男尊女卑的意识十分严重,女性地位低下。纠其原因,束缚女性思想限制女性自由的根源之一就是儒教思想。
-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与威廉·福克纳的女性观对比研究
-
作者:
张莉
施晓莉
来源:
2015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ciences and Society(ICSSS 2015)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女性观
原因
威廉·福克纳
比较研究
-
描述:
英国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与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都关注女性生活和命运,但笔下女性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家庭受到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对女性人物的不同刻画体现了两位作家不一样的女性观:毛姆是反女性主义者,而福克纳是同情女性主义者。这是由于两位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所致。本研究基于毛姆的早期作品《兰贝斯的丽莎》、晚期作品《别墅之夜》与福克纳的创作高峰期作
-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
-
作者:
王炳根
来源:
2008年和平发展中的文化与教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池田大作
女性观
冰心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的美与力——关于冰心与池田大作之女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