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不可儿戏》看王尔德的女性观
作者: 徐茜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女性观  
描述: 本文分析王尔德在喜剧<不可儿戏>中通过描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生活状况表现的女性观,考察该剧中女性人物的特征,探讨王尔德女性观的两个特点,即对女性独立的支持和对女性宽容的赞赏.
哈代小说中的女性观分析
作者: 张沛沛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女性观  
描述: 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一位优秀而产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发表了15部长篇小说中、4个短篇小说集。哈代被评论家誉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哈代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人物形象。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分析哈代的最有名的五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即《远离尘嚣》中的芭思希芭、《还乡》中的游苔莎、《卡斯特桥市长》中的露赛妲、《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的淑,从她们的生存环境、性格特征、悲惨命运等方面揭示出哈代的女性观
《封神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王帅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人物形象   《封神演义》   分类  
描述: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部极具分析价值的著作。该书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书中身份明确的女性人物共有37位,有女妖、女仙,也有宫妃、女将、慈母等,其中以女娲娘娘、苏妲己的形象最为鲜明,她们一起构成了《封神演义》群女图。这些女性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妖女、仙女和凡女。本文就将从这些女性人物出发,通过具体研究每一类女性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赋予的女性观。
《封神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王帅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人物形象   《封神演义》   分类  
描述: 《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部极具分析价值的著作。该书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书中身份明确的女性人物共有37位,有女妖、女仙,也有宫妃、女将、慈母等,其中以女娲娘娘、苏妲己的形象最为鲜明,她们一起构成了《封神演义》群女图。这些女性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妖女、仙女和凡女。本文就将从这些女性人物出发,通过具体研究每一类女性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赋予的女性观。
普希金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刘俊彤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形象塑造   普希金   女性人物  
描述: 普希金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他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中,尤以女性人物的描写最为打动人。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个性鲜明,而且具有时代的代表性,使人们能够从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描写中探寻出社会中现实版的例子,并能深刻的体会到那个年代的女性魅力。
多元视角中的曹禺女性观
作者: 杨智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意识   文化价值   戏剧研究  
描述: 以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这四部戏剧为蓝本,对曹禺戏剧女性观的构成进行了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同时站在现当代戏剧研究的立场,对特定的女性人物形象及故事主题进行挖掘、梳理和重新审视。迄今为止,曹禺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研究曹禺戏剧及其价值的工作还有待深入。
清中期女性的群体危机与解救之道——章学诚的女性传记、女性观和女性史
作者: 黄晓丹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观   列女传   章学诚  
描述: 在清代女性观、女性史和女性写作的研究中,章学诚是一个颇受学界注意的对象。有关女性问题的普通传记、史传和《妇学》等文章构成了章学诚的女性观体系。这一体系形成于对清中期普通女性生活的观察,而非对于才女群体特殊经验的总结。相对于袁枚等人,章学诚的主张代表了一种较为保守和缓的性别观念变革需求。章学诚的女性观在以礼教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赋予了女性最大的文化空间,却不能解除文化对于女性的根本限定,彻底改革社会性别观念。
从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女性观论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
作者: 耿潇   来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罗洛普   女性观   悲剧命运  
描述: 纵观19世纪伟大的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从其早期小说《养老院院长》到后期小说《菲尼斯·芬恩》,女主人公无不有着悲惨的境遇。本文基于作家特罗洛普的女性观来分析小说中女性人物悲剧性命运的原因,作家自身的反叛精神赋予了笔下的女主人公强势的一面,然而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员,作家的女性观必然受到19世界英国社会对女性总体价值观的局限,因而小说中女性主人公最终仍然无法逃离远离幸福、走进人生坟墓的悲剧性命运。
从《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看作者的女性观
作者: 吴璇   来源: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文化传统   影响   《水浒传》  
描述: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莎士比亚女性观探佚
作者: 王玉洁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厌女主义   女性观   原初女性主义   莎士比亚  
描述: 女性主义莎评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对莎翁女性观的解读方面,评论家们各执一词。莎翁在其四大浪漫主义喜剧中塑造了很多杰出的女性人物,却又在其著名悲剧中将女性人物边缘化和弱势化。莎翁的女性观不能以一言蔽之,因为莎翁本身就是由普通伊丽莎白人和伟大艺术家合成的矛盾统一体。
< 1 2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