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电影从沉思到反抗
作者: 张蓓陆旅星   来源: 四川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恋爱中   女性导演   女主人公   青木瓜   女性心理   东方女性   表现心理   女性形象   电影人  
描述: 女性电影从沉思到反抗
俄罗斯女性电影:历史转折时期的女性命运
作者: 吴闻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俄罗斯轮盘赌   女主人公   电影创作   历史转折时期   俄罗斯女性   女性题材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女性人物  
描述: 俄罗斯女性电影:历史转折时期的女性命运
表现历史转折时期的女性命运
作者: 李芝芳   来源: 上海文汇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俄罗斯轮盘赌   女主人公   导演   历史转折时期   俄罗斯女性   女性题材   女性命运   影片   女性人物  
描述: 表现历史转折时期的女性命运
洋场趣味、左翼观念与政治诉求的纠缠: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女性形象组合模式
作者: 李永东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电影   组合模式   三十年代   资产阶级女性   影片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摩登   女性人物  
描述: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中,主要女性形象的类型化造成女性人物设定的模式化倾向。主要人物组合模式有"三个摩登女性"模式、"一男两女"模式和"两姊妹"模式。"三个摩登女性"模式为左翼作家所专擅,讲述小资产阶级女性去除与摩登女郎共有的思想习性、走向革命女性的故事。"一男两女"模式与"两姊妹"模式中的两个女性人物通常存在血缘、婚恋方面的情感纠葛,影片在她们的伦理关系中加入阶级、民族、新旧观念等间离性因素,推动故事的发展。三种人物组合模式表明女性电影力图在洋场趣味、左翼观念、政治训导和人文追求等话语之间寻找立足点和
女性凝视与被凝视:新世纪女性导演镜头下的女性形象再现与当代女性精神面面观
作者: 潘雨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客观属性   女性作者   女性精神   镜头   当代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女性凝视与被凝视:中国女性电影现状 女性凝视,在电影中表现为女性作者借由镜头,将电影的客观属性——记录,转化为主观属性——刻画的一种创造性手段。她是女性认识自我、建构自我的理想途径。
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主体   90年代   女主人公   张艺谋   独身女人   电影作品   传媒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90年代电影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屈雅君90年代中国的电影市场,是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经历了一系列令人难辨方向波动后,才现出一个大致轮廓的。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至少有三道不同的风景交替呈现于银幕之上。第一类是肩负着政治使命的,处于权威地位的,掌握着主...
男性建构下的女性形象:论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电影的女性表达
作者: 李婧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建构   导演   性表达   女性话语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男人   男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佩德罗·阿尔莫多瓦是西班牙的著名导演。他的所有电影都可用他的一部影片的名字来概括——《激情迷宫》。阿尔莫多瓦的电影都是关于欲望的,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多都是女性,所以被很多人称为"女性电影"。尼采说过,男性为自己创造了女性形象,而女性则模仿这个形象创造了自己。"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由观看者根据在场的缺席,根据在场的他者想象出来的。"(马藜《视觉文化下的女性身体叙事》,四川大学出版社)从远古算起,女性形象从来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女性,她是由男性的一根肋骨所创造出来的,一开始就被注入了男性的思想意识。所以女性形象都被自觉
女权主义姿态下操持着男性话语的女性——《无穷动》中女性形象刍议
作者: 杨晓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话语   女权主义者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批评   主流电影   无穷动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人物  
描述: 近几年来,中国涌现了许多女性电影,2001年的《今年夏天》、2002年的《西施眼》、《哭泣女人》、《心心》、2003年的《我和爸爸》、《我的美丽乡愁》、2004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5年的《青红》、《红颜》、《姐姐词典》、《孔雀》等,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压迫和挫折进行了探讨与表
光影记忆: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郭红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电影   黄健中   张暖忻   《甲方乙方》   形象解读   男主角   徐静蕾   女性社会地位   人生价值观  
描述: 在中国的传统意念中,女性扮演着温柔体贴、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在我们生活的当代,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价值观。从现代的中国电影艺术里,我们就能看到女性形象的蜕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在影视剧中的蜕变。
这些女人不寻常——韩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瑞   来源: 电影画刊(上半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主人公   电影节   韩国电影   韩国人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90年代以来,亚洲影视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之一是韩国电的迅速崛起。在一大批风格鲜活,题材新颖.影像丰富的韩国影视佳作中.也不乏一些以女性意识与与视角拍摄和通过建立更接近妇女情感体验的手法来审视韩国电影中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的影片!并且很多影片更在本土或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认可与嘉奖:《种女》(198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漂流欲室》(第19届布鲁塞尔电影节大奖).《密阳》(第60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邀请作品).《情事》(洛杉矶新港电影节最佳亚洲电影奖),《我的野蛮女友》(第39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
< 1 2 3 ... 7 8 9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