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电影】搜索到相关结果 124 条
-
艰难的言说——九十年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女性影像
-
作者:
胡璇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转型社会
女性意识
《恋爱中的宝贝》
女性言说
-
描述:
作为一种理论视野和批评方法,女性主义现已深入到社会科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并以女性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旨归,因此女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解放任重道远,其中女性的存在与女性的处境及女性的本真体验与女性的言说欲望一直是女性文化聚焦的主要对象和目标。本文以影片《恋爱中的宝贝》为例,从女性电影批评理论的视角,通过分析影片主题、人物形象、电影叙事等方面,并结合中国90年代以来大众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特征,透视90年代以后特殊的中国转型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解
-
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姜晨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后现代女性主义
女性电影语言
电影叙事模式
中国
-
描述:
本篇论文以后现代女性主义影响下的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工具,通过对当代女性电影文本个案的具体解读,探究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中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蕴。在对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作后现代女性主义解读之前,还必须对女性电影和后现代女性主义这两个问题展开具体阐述,以便对这种解读做一个知识和理论背景的铺垫。 因此,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具体论述了女性电影的概念,将女性电影范围缩小到狭义女性电影,即由女性导演执导的,以女性话题为创作视角的并且带有明确女性意识的电影。还简单回顾了国内外女性电影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整
-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末路狂花》为个案
-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 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
-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以此分析女性意识在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建构和呈现,并进一步探讨造就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这次女性电影的勃兴可看成是继1980-1995年第一次女性电影高潮后的再一次高潮,这两次女性电影浪潮中
-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关怀:以新世纪的中国女性电影为例
-
作者:
潘思彤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性别关怀
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电影因其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抗争与妥协,她们的苦楚与希望,并且能反映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女性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女性特有的性别关怀,使女性电影成为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的重要平台,女性不再被动地“被看”,而是主动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借助女性电影说出心声。中国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在变化,每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时代赋予她们的特点,而这些形象在向我们昭示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渐趋觉醒。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们拍摄出了
-
西方“复仇”题材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徐齐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复仇
“洞穴”比喻
原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以“复仇”为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作为其中一个特色鲜明的类别却鲜有专门的论述。本论文针对西方“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提出并尝试回答这样几个问题:西方女性电影中的“复仇”女性究竟有着怎样的丰富性?在这些丰富各异的“复仇”女性形象中有无共同的“原型”可循?一部典型的“复仇”题材女性电影如何深入表现这样的原型式的人物形象?一部优秀的女性主义复仇影片将带给新的女性形象什么样的启示?本文认为“复仇”题材的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往往或多或少地符合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囚徒”的形象,这
-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
作者:
张觅奇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许鞍华
女性表达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女性导演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对象。在男性导演占据大片江山的电影世界里,许鞍华作为一支奇葩,在女性题材的挖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叙事的表达,女性意识的建构以及镜头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作为女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意识和女性电影进行一个界定,然后简要介绍1949年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许鞍华的生活经历及其影视创作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第一部分通过对许鞍华作品的回顾,对其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剖析,以
-
变革与模仿:试论中国当代女性电影的审美创新及其社会意义(1978-2010)
-
作者:
刘敬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能动性
审美创新
社会意义
中国
当代
-
描述:
本论文意识到的问题是,中国女性电影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绩,但限于女性主体性研究思路,对女性电影的社会意义与审美创造的肯定及学理总结不够。论文借助西方艺术行为研究在性别研究中的新思路,聚焦电影文本中的女性能动性问题,试图重新发现并概括中国女性电影的社会意义与审美创造上的成就。此外,论文的另一条线索则侧重探讨女性电影自身的定位、创作方法及其发展出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移位与社会结构变革,而这一社会格局的变迁直接对中国女性的生命存在及其社会意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本文以中国当代女性电影为研
-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的叙事特征与现状思考
-
作者:
唐妮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性别书写
叙事
现状
双重性
历史与现实
-
描述:
本文选取新世纪的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为研究对象,以女性电影叙事的双重性为立足点,以叙事为切入点,分析其叙事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对其现状作出辩证的评价,探讨当前女性电影的困境所在。希望通过这种有限的探索,对未来女性电影的发展有所裨益。第一部分“女性电影的双重性叙事”。首先梳理了中国大陆女性电影的发展脉络,并对新世纪以来的女性电影进行了大体分类,接着界定了女性电影的内涵,并分析影片文本所具有的共同的深层内涵,最后从电影本体、电影语言、电影受众等方面详细论述女性电影性别书写的双重性这一特征。第二部分“新世纪以来的女性
-
“可见的女性”—李玉女性电影研究
-
作者:
孟晶晶
来源:
上海戏剧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空间
李玉
镜头
意象
-
描述:
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的创作层出不穷,呈现出女性创作欣欣向荣之势,但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却极为少见。李玉是一位不可忽视又极具个性的女导演,她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国际上频频获奖使她备受关注。2011年,李玉的新作《观音山》参展东京电影节获得好评,范冰冰也凭借此片摘得最佳女主角的桂冠,李玉再次被推到公众关注的焦点上。李玉的电影在中国女性电影创作中展现出独到而新颖之处,她借着年轻女性导演的锐气、对女性本体的自觉关照、鲜明的女性视角创作出国内极为稀少的女性电影,为中国女性电影助跑。国内电影学界对李玉影片现有的研究
<
1
2
3
...
6
7
8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