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文学批评】搜索到相关结果 92 条
-
关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学术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妇女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批评实践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
学科建设
中国女性
-
描述:
我的题目规定了我所要探讨的对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文将沿着以下有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展开讨论:1.方法论问题:它试图为女性文学批评实践提供具有相对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2.研究对象
-
错位:在消费时代的女性小说与女性主义理论之间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小说
消费时代
“女性写作”
文化消费市场
女性主义批评
“身体写作”
-
描述:
在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实践过程中,女性主义理论对消费时代的女性小说创作进行阐释的可能与限制问题一直困扰着严肃的女性文学批评界。为什么政治色彩极强的女性(权)主义在当下会沦为"女性写作"进军男性文化消费市场的一种标签,甚至女作家"脱颖
-
妇女/性别学科建设的新拓展:以在新世纪文学教学中贯注性别视角为例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
性别倾向
底层女性
性别视角
女性写作
新世纪文学
学科建设
女性主义
性别研究
-
描述:
今天,妇女/性别研究已不再为学界所陌生而渐趋成为世界进步学术思潮中一股强劲的潮流,并由此衍生出女性史学、女性美学、女性文学、女性心理学、女性社会学
-
辽大学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诗学
女性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新时期文学
辽宁省
女性文学研究
博士生导师
电影艺术
文化诗学
妇女研究
-
描述:
王春荣,笔名春容,女,大连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女性文学研究会委员,辽宁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协特邀评论家。主攻中国当代文学、女性诗学等。
-
我们的文化源头——关于理安·艾斯勒的《圣杯与剑》兼论“性别之战”的莫须有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性别偏见
考古发现
男人和女人
科学技术
统治关系
伙伴关系
克里特
《圣杯与剑》
文化源头
-
描述:
“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波伏娃这句名言在觉醒的女性之间广为流传,也是女性文学批评的思想资源。波伏娃以她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否定了任何关于女人本质的先验论和生理决定论,分析了女人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她...
-
女性主义的当代分歧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展开方式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文学批评
开方
分歧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冲击力
“身体写作”
-
描述:
从上世纪末开始,女性文学批评似乎已丧失了90年代前中期那种广受瞩目的冲击力,如在关于个人化写作的延伸讨论中,女性文学被等而下之地视为身体写作或美女文学时,女性文学批评未能对此做出有效和有力的回应,在新世纪文学批评的诸种讨论中,女性文学批评亦波澜不兴.对于这一现象学者们众说纷纭,质疑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是否适合中国本土文学现状者有之,对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话语资源进行再检视、呼吁重视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历史遗产者有之,也有人提出开拓性别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研究新视角以应对女性文学批评的单一与狭隘.我觉得为了更加清晰
-
女性文学批评的民间倾向
-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主流文化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传统
民间文学研究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男性
传统文学
-
描述:
当代世界学苑,女性文学批评日趋活跃,成了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分析它对主流文学传统的轰击,辨识民间文学中的性别价值取向。也许可为民间文学研究及文学的性别观照提供一种新途径。衬托山峰的平地女性批评家宣称,妇女一直是主流文化的流放者,传统文学大体上反映的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男人的文化。妇女作家的边缘性与妇女在社会上的边缘地位的一致性在文学领域暴露无遗,笔杆一直握在男人手中,妇女的存在只是双向地增
-
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
张荣翼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同性恋
女性文学批评
非中心化
女性作家
罗兰·巴特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罗彻斯特
美国女权主义
后结构主义
-
描述:
60年代,欧美国家随着群众政治运动的风起和结构分解战略在文化界的泛滥,兴起了一种新的批评模式:女权主义文学批评(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或称女性文学批评(female literary criticism)。它在思想路线上申张女性权利,“女权”名称由此而来;它在研究主题上以女性生活为对象,因之与“女性”之称也相吻合。所以,对于欧美国家和地区来说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异名同实的一对概念。
-
女性文学批评的特色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女性文学批评
人际关系
兄弟姐妹
审美
女子
男子
文艺思潮
朋友
理论态度
-
描述:
王绯在《女性文学批评:一种新的理论态度》(《当代文艺思潮》1987年5期)一文中指出: 男女两性在对理论、审美、政治、社会、经济,诸序列次序是不同的。男子一般对理论、政治、经济的关注和兴趣高于女于,女子对审美、社会的兴趣多高于男于,她们更注重人际关系,重视父母亲子的情感,兄弟姐妹的情感,夫妻的情感,朋友的
-
女性文学批评中“拒绝对话”现象的分析
-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现当代文学文摘卡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研究者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者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女性写作
批评方法
本质主义
中国女性
-
描述:
女性文学批评中“拒绝对话”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