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教育】搜索到相关结果 63 条
-
汉代女性教育与文学
-
作者:
鞠传文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汉代
文学创作
-
描述:
汉代女性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式.一些出身于官僚、贵族、士大夫家庭的女术教育外,多有诵经读骚,广观博览,以至于能通百家之言者,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必备的先决条件,这些"博学高才"的女性促成了汉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汉代女性教育,对汉代女性作家的生成及其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
高职院校女性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女大学生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
作者:
吴涛
来源: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高职院校
现状与发展
-
描述:
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教育课程,可以树立女生的性别观念,改变其心中性别刻板印象和自我性别偏见,培养对性别议题的敏感度及有关两性平等的知识和技能,为女大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全新视角。鉴于目前高职院校女性教育的现状和女大学生素质状况,在高职院校开设女性学系列课程,更显得十分必要、重要和紧迫。
-
对高校开设女性学素质课意义的认识
-
作者:
韦冬雪
来源: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质课
女性教育
高校
-
描述:
高等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是新世纪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呼唤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某方面来说 ,女大学生是属于特殊群体。关心她们 ,帮助她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以性别视角分析自己 ,调整自己 ,消除困惑 ,对自身适应社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女性教育欲破女人困惑
-
作者:
李径宇
来源:
新闻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教育
高等教育
性别教育
-
描述:
每年有数十万的女大学生走出校门,她们中绝大多数都会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而实际上,此刻,除了专业知识和粗浅的情感体验外,她们对社会几乎一无所知。这向来是中国高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恐怕也是上海高校的“新女性学”爆棚的内在原因
-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女性教育问题研究
-
作者:
刘丽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
女性
-
描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1世纪将是真正开放、平等的世纪。通过教育使所有女性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现代教育也是负责任的国家政府的重要使命。中国政府在2001年由国务院正式通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中明确指出:“将妇女教育的主要目标纳入国家的教育规划”,“在课程、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师培训课程”。置身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面对着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作为中国女性应如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抓住机遇,奋发进取?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
-
论古埃及的女性教育
-
作者:
冯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女性教育
文字
古埃及
-
描述:
古埃及发祥于尼罗河,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了千年之久,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为后来的西方文明带来了深远地影响。教育,作为文明传递的方式之一,使古埃及的文化遗产得以留存并流传至今,因此研究古埃及教育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古埃及文明的内涵。在当今世界,作为“半边天”的女性,她们不会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而在五千年前以男性为社会主导的古代埃及,似乎已经被剥夺,并未留下太多关于女性教育的记载。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对古代埃及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针对女性教育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只是在古埃及教育问题和古埃
-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觉醒
-
作者:
乔素玲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教育
中国教育史
女子教育
妇女教育
-
描述:
本课题旨在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觉醒进行研究,探讨教育对女性性别意识、人格、知识水平和社会角色的影响,从而证明教育对于提高女性素质及其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男女平等提供历史借鉴。 绪论简要回顾了近代女子教育与知识女性的研究概况,指出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 >> 详细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女性教育主流化运动研究
-
作者:
徐爱新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教育
主流化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女性
-
描述: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女性被剥夺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十九世纪末,女子学校产生,中国女性教育发起了向国家主流教育进军的革命运动,基于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和追求妇女解放的妇女工作宗旨,中国共产党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初步确立了女性教育基本思想,开展了一定女性教育实践。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制定了《党纲》、《党章》,明确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以及社会革命的政治目的,为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党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认识论,树立了“男女并重”的社会性别观,把女性作为无产阶级革
-
成型期的中美女性高等教育专业比较
-
作者:
冀俊平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教育
性别差异
专业
-
描述: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是伴随着美国女性争取自身权利而产生的,同时也是美国工业革命后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则是在女校发展的基础上,在教会办女子大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产生于18世纪,成型于19世纪60年代,其在成型期表现出的特点有:对女性的培养目标是贤妻良母;课程设置上注重女性传统专业;受自然科学对性别差异研究的影响大。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经历了20世纪以前的孕育期以后,就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初,女子高等教育在国家引导下开始成型,其表现出的特点是:受欧美妇女运动和女性教
-
二战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述评
-
作者:
丁坤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社会性别
女性教育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虽几经沉浮却成绩斐然。二战后至今,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经历了低谷、复苏和全面发展等几个阶段。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及相关法律的推动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女性逐步扭转了其在高等教育参与人数及学历上的劣势地位;高等教育内部乃至整个美国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增强,基于性别差异的学科限制、就业限制被不断打破,女性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和课程,对女性友好的课堂环境、校园环境逐渐形成;女性学在唤醒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同时,也成为美国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