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职业】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原因
-
作者:
徐继承
薛丽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教育
工业化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女性在工业化的作用下逐渐地走出家门,大量的女性参加到各行各业的社会工作中,女性职业群体出现。这一现象是当时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工业化是女性职业群体出现的必要条件;其次,教育改革是女性职业群体壮大的客观推动力;同时,妇女运动是女性职业群体不断壮大的内在推动力;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女性职业群体兴起的契机。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职业简论——从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谈起
-
作者:
吕美颐
郑永福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中国近代
发展
特点
-
描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之妇女运动的推进 ,中国女性就业呈现出新的局面 ,就业领域迅速拓展 ,一些新的职业开始出现 ,突破了 19世纪末以来女性职业范围狭小的局面。同时 ,部分女性开始进入高层次职业领域。女性就业权问题虽然还未取得法律的全面认可 ,但某些方面已经开始进入法律程序。在女性职业的发展过程中 ,当时的政权机构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尽管是微弱的和被动的。这一时期的女性就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职业女性的人数在整个女性中比例很小 ,与职业男性相比人数也相差
-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文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商品消费文化
现代性
-
描述:
本文通过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里出现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女性形象,来阐释艺术创作的环境对艺术家的作用,以及艺术家又如何真实的再现特定时代的人物风貌。十九世纪工业城市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女性不再被局限在室内,而是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对现代社会的描绘来自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分析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画家对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描绘,讲述了生活在城市中的女孩必须为了生存而艰苦的工作。年轻且有些姿色的女孩选择了较为轻松的工作例如舞女、歌唱演
-
论古埃及的女性教育
-
作者:
冯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女性教育
文字
古埃及
-
描述:
古埃及发祥于尼罗河,文明源远流长,延续了千年之久,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为后来的西方文明带来了深远地影响。教育,作为文明传递的方式之一,使古埃及的文化遗产得以留存并流传至今,因此研究古埃及教育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古埃及文明的内涵。在当今世界,作为“半边天”的女性,她们不会被排除在教育体系之外,而在五千年前以男性为社会主导的古代埃及,似乎已经被剥夺,并未留下太多关于女性教育的记载。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对古代埃及女性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针对女性教育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只是在古埃及教育问题和古埃
-
民国前期关于女性职业问题的论争
-
作者:
孟蜜哲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妇女杂志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一直把经济独立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而妇女获得社会职位又成为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因此,女性就业问题就成为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方而。本文主要以《妇女杂志》(1915-1931)为考察中心,以女性职业问题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呈现报刊杂志中关于女性职业问题不同视角的言论,来解读和分析民国前期社会各界对女性职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不管是倡导女性谋取职业的言论还是反对女性从事社会工作的言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职业问题的关注。有些文章还提出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打破传统观念、健全社会制度等措施
-
反思女性职业下沉现象的社会根源
-
作者:
暂无
来源:
工人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职业
社会根源
女性就业
性别歧视现象
劳动力市场政策
社会文化背景
发展机会
男女平等
女性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反思女性职业下沉现象的社会根源
-
诠释美丽内涵 谱写自信篇章——“美丽女人内外兼修”中国女性形象工程 2014年度全国推广活动在京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职业女性
全国妇联
家庭和谐
女性角色
女性健康
组委会办公室
“四自”
时代女性
女性成长
-
描述:
"心系女性"活动概况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倡导"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女性,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于2000年正式启动了"心系女性"系列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以"提高女性综合素质、创建文明和谐家庭"为宗旨,以促进女性事业发展,推动家庭和谐建设为中心,积极倡导女性履行社会责任,相继开展了女性维权工程、女性形
-
2013年第三届中国女性HR论坛在京举办
-
作者:
王云彩
来源:
中国培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职业女性
群星璀璨
职场竞争
中国人力资源
大红门
三人行
跨时代
人力资源领域
HR
-
描述:
8月10日,由三人行—中国人力资源公益学习论坛主办的"2013年第三届中国女性HR论坛"在大红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时期女性HR经理人职场竞争力塑造。2013年进入跨时代女性职业旺盛期,中国各领域的杰出女性形象已是群星璀璨,她们凭借过人的胆识
-
90年代中国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汪永晨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年代
中国
老百姓
女性形象塑造
大众传媒
价值
座谈会
男人
电视剧
-
描述:
在一次座谈会上,作家张抗抗说:很多年来我们对女性的形象有一种误导,我们老是说,你们应该怎样,或者说男人心目中的女人应该是怎么样,女人心月中的女人应该是怎么样,但是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女人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只是说,女人受了男性的压迫,或者说女人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女人应该有很多的权
-
职业女性与女性职业
-
作者:
沈纯道
来源:
人才开发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女性职业
中小学教师
职业选择
适合于做
心理特点
营业员
女性形象
男性
职业内涵
-
描述:
过去,女性一般没有职业,她们的任务主要是生儿育女、料理家务。后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开始在社会上独立谋职谋生。于是,对于那些从事着固定的有收入的职业女性,人们称为“职业女性”。 女性从事职业工作,是对女性的一大解放,从此她们可以要求自主、自立、自强了;同时也是对职业内涵的一大扩展,从此职业不再是男人的代名词。 ●职业女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