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
论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应克荣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涛
平等爱情观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主体
-
描述:
中唐女诗人薛涛的诗歌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男女性别定位,在文学史上,尤其是女性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其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平等爱情观、独特女性视角,以及女性创作主体的自觉意识等方面。
-
论李清照的反传统个性
-
作者:
张会利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意识
生活环境
人生阅历
性格品质
-
描述:
李清照作为一个女性词人,具有极强的女性意识,鲜明的叛逆个性。李清照人格独立,她敢作敢为,聪明机智;她敢于在婚姻,这个封建社会里女性最无发言权的问题上,大胆追求平等和权利;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
池莉笔下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
作者:
任怡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女性类型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价值观
-
描述:
著名女作家池莉,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时代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当今社会生活的改变。真实的生命感悟和人生经历是她洞察世俗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生现实的出发点,以细腻、感人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临摹了一幅当代中国女性的日常生活本真画卷,将她们幸福但更多是无奈、艰辛甚至有些残酷的生存态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以女性意识凸显的文化特征为出发点,将池莉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归纳为五种类型,即自强型、家庭型、反抗蜕变型、依附迷失型、自我救赎型,并分别阐释了她们所代表的文化存在状态和价值文化观念。自强型的女性有着非常强烈的独立
-
在历史中发现女性:论凌力历史小说的女性书写
-
作者:
宋艳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性意识
女性书写
女性群像
女性成长
-
描述:
历史小说作为一种宏大的叙事形式,一直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由于历史限定性与创作主体性别的隔膜,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数量少,而且其历史性价值被有意湮灭,并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与伦理化倾向。在以往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几乎都是作为作者传达某种观念的工具或反衬男性历史的镜子而存在,在女性自我失语的状态下这些女性形象严重地缺少某种“人性深度感”。而凌力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敏感,叙写了那些被男性历史所忽视和有意遮蔽的边缘性女性,以独树一帜的历史书写,在主流历史遗忘的“空白之页”中发现了历史女性的存在。作为一位严谨的搞
-
女性视角下的丁玲与萧红之比较
-
作者:
王玫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柔中带刚”
女性意识
“刚中有柔”
女性形象
-
描述:
丁玲和萧红作为同时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 并且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对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声讨和控诉。然而她们的作品在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和美学风格方面却呈现了不同特点。概括来讲就是丁玲的“柔中带刚”与萧红的“刚中有柔”。
-
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作者:
蔡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虹影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虹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女性主义文学依附男性、被男权掌控的狭隘性。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总是维系在自身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和历史背景的进程里,并逐渐表现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在试图颠覆男权、颠覆传统正史。本文试图从《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论述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
论李这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詹才女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包容性
女性意识
多元文化
李安
李安电影
-
描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中国电影人,为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耀眼的成果。他们形成了各自的独特视角及艺术风格,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不可抹杀的贡献。在这群电影人中,台湾导演李安凭借中西文化交融的切身经历,擅长理解和领悟人文气息和精髓的独有才情,以及对电影事业情有独钟的执着个性,成为了他们中的佼佼者。本文以文本分析手法为主,解读李安电影中女性形象,追踪李安电影中女性意识的演变,分析李安电影中多元女性文化意义,探讨李安电影女性的多元“欲望自我”对女性主义的影响。本文通过追寻李安的生活环境
-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狐形象
-
作者:
严江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聊斋志异
女狐形象
创作背景
艺术表现
-
描述:
鲁迅说:“《聊斋志异》中妖鬼多具人情,通世故,使人觉得可亲”①《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花、妖、狐、魅大多都具有人情味。作者将人物形象置身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善于运用精炼的文笔营造离奇的故事情节,从而表现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人物形象。狐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表现手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审美意义。刻画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境界,所以研究蒲松龄作品中的女狐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
-
论布莱恩·默里曼在《午夜法庭》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曾云琴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叛逆
布里恩·默里曼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
-
描述:
布莱恩·默里曼是一位十八世纪著名的爱尔兰语诗人。他的长诗《午夜法庭》被广泛赞誉为爱尔兰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诗歌之一。该诗写于1780年,正当爱尔兰处于大不列颠帝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其时也正是欧洲启蒙运动高涨之际。追求平等、独立与解放的思想燃烧着整个欧洲人民的心灵,尤其是像爱尔兰这样备受压迫的民族。到了18世纪末期,爱尔兰国家内部要求平等与解放的呼声越来越高。本诗采用梦境的形式,设计了一场午夜法庭,以此探讨18世纪后期爱尔兰妇女对平等与解放的渴求与期盼,同时揭示了当代妇女所遭受的压迫、歧视与剥削。默里曼以其独
-
女性意识在王尔德戏剧汉译本中的体现:以《新青年》上的《意中人》和《遗扇记》为例
-
作者:
赵启红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青年
王尔德戏剧
女性意识
救亡图存
女性翻译家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政治诉求在新兴的翻译理论中引入瞩目,性别研究视角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目前我国对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还停留在梳理和介绍阶段,很难找到对女性翻译家进行深入研究的专著,大量的女性译者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意识是影响女性主义翻译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影响着翻译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文的选择、原文的理解以及翻译策略的运用。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西方的女性意识比较激进,中国女性意识则比较温和。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的女性主义译者
<
1
2
3
...
13
14
15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