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田耳小说女性群像论
作者: 姚艳玉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批判意识   文学创作   游戏人生   湘西   女性群像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男人   小说  
描述: 当文坛闹哄哄崇尚"先锋"小说时,田耳说"别把先锋当成遮羞布";①当文学也开始向俗流妥协之时,田耳仍专注纯文学创作。从1999年到2011年田耳"一不小心将小说写了10年","最跟自己过不去的事情,是我仍相信自己适合写小说"②。纵观田耳十年耕耘,女性形象光彩夺目、精彩纷呈。
王安忆八十年代以后小说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综述
作者: 吝晓敏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独立   八十年代   女性意识   民间叙事   王安忆小说   生存状况   王琦瑶   作品   女性形象   长恨歌  
描述: 一、透过女性形象解读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在王安忆的作品中描绘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我们还可以清楚的记得顽强、自尊而又执着的上海底层市民富萍,美丽风流而又龌龊充满沧桑感的小市民王琦瑶,受到良好的教育,个性独立而又迫于生计卖淫的阿三,"三恋"中的一系列女
鲁迅与苏童
作者: 王吉鹏   李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题材   细节   苏童   鲁迅   象征手法   乡源意识   女性形象   诗性氛围  
描述: 鲁迅与苏童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这两位优秀的作家不论从精神上还是艺术上都有着命运般的交汇。从精神层面上看,他们在乡源意识、历史题材、女性形象上都颇为关注;从艺术层面上看,他们在细节处理、诗性氛围,以及象征手法的使用上亦有共通。
乱离时世之悲歌与传奇:《木兰诗》与《石壕吏》对读
作者: 高明   来源: 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壕吏   叙事诗   木兰诗   生活场景   现实主义   传奇色彩   初中语文教材   女性形象   战争   中国古代诗歌  
描述: 中国古代诗歌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形象,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木兰诗》和《石壕吏》两首诗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两首同为古代叙事诗中的名篇,都以战争为题材,但对惨烈的战争场面却惜墨如金,对生动具体的生活场景却泼墨似
老电影中的女特务
作者: 王彬彬   来源: 视野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敌方   电影   中国大陆   观众   特务   现实生活   侦察员   女性形象   红色  
描述: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红色电影"中,以"反特"为题材的电影占有相当地位,同时也是那时代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种类。而这类电影之所以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中往往有那种以特务身份出现的女性形象。这种女特务,虽然是"反面人物",虽然导演和演员极力要表现出她们心灵的凶残和肮脏,但广大观众仍然深深被她们所吸引。
秉德女人的前生与后世:读孙惠芬长篇小说《秉德女人》
作者: 韩春燕   来源: 辽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人性   孙惠芬   世界地图   牡丹   性格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米  
描述: 孙惠芬善写女人,诸多性格各异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鲜活在她的文字中,如《歇马山庄》中的翁月月和小青,如《一树槐香》中的二妹子,如《吉宽的马车》中的黑牡丹,而她更善写的是女人与女人的故事,展示人性深处的幽微和复杂,如,《舞者》中的奶奶与儿媳妇,《女人林芬和女人小米》中的林芬和小米,《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成子媳妇李平和玉柱媳妇潘桃。
《青草在歌唱》中玛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艺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青草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命运   作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最著名的女性作家之一,《青草在歌唱》是莱辛的成名作,自1950年出版以来一直广受赞誉。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分析《青草在歌唱》的白人主妇玛丽的女性形象,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探讨白人主妇玛丽女性命运和女性主义意识。多丽丝·莱辛以丰富的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她还荣获了欧洲另外的文学大奖,如毛姆
论《玫瑰门》中女性个体形象的消解和凸显
作者: 王萌萌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扭曲   文学作品   性别特征   消解   女性文本   女性命运   玫瑰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铁凝  
描述: 1988年铁凝完成了她的长篇小说《玫瑰门》的创作,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带来了文坛的骚动,《玫瑰门》不仅仅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叩问人类自身丑恶、展现性格扭曲的长卷。《玫瑰门》中的主角几乎全是女性,男性角色在无形当中隐去,他们以被报复者和毁灭者的形象出现,为这一女性文本的情感与思想深入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旁证。本文将从《玫瑰门》中女性形象的分析与阐释入手,剖析人物所代表的性别特征的消解与凸显。
打起莲湘天下唱,火中飞出金凤凰:评黄梅戏《老屋春秋》中的“湘儿”
作者: 金白颖   来源: 音乐时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清末民初   大男子主义   老屋   封建婚姻   春秋   幸福   女性形象   宗法观念   黄梅戏  
描述: 黄梅戏《老屋春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开朗、敢于追求自由、幸福,同传统宗法观念,旧礼教作斗争的女性形象——湘儿。湘儿生活在清末民初时代,不满20岁的她经历过两次不幸的婚姻,16岁时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粗陋农夫朱老三;19岁时逃出朱家老屋,在灵泉村与她喜欢的一个多愁善感,但恪守礼教的教书先生余梅生结了婚,但是,两次婚姻都没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最终"总算看透了女人的希望不在男人手",于是,冲出灵泉村老屋,跟随她的姐妹们一起继续追寻属于她的幸福和自由去了。
解读墨西哥革命的另一扇窗户:论小说《奉上我的生命》
作者: 王钰   郑书九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丁美洲   生命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墨西哥革命   拉美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一提到女性文学,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一批以女性为主题写作的女作家和其作品,如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前者作品中一系列不完美的女性形象及其遭遇,后者笔下女主人公的反叛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女性人物性格鲜明,或许不够成熟、完美,却真实可信;她们充满激情、幻想,其大胆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钦佩。
< 1 2 3 ... 72 73 74 ... 85 86 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