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封建婚姻】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从《聊斋志异》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
-
作者:
姚自斐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意识
封建婚姻
自觉
-
描述: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写了许多女性的形象,这些花妖鬼狐幻化的女性大都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文中说到:"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这些女子温柔、善良,给寂寞的书生带来心灵的慰藉.当遇见自己心仪的对象时,便去追求,毫不羞涩.她们在自己的婚恋问题上表现出自主意识.
-
打起莲湘天下唱,火中飞出金凤凰:评黄梅戏《老屋春秋》中的“湘儿”
-
作者:
金白颖
来源:
音乐时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清末民初
大男子主义
老屋
封建婚姻
春秋
幸福
女性形象
宗法观念
黄梅戏
-
描述:
黄梅戏《老屋春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活泼开朗、敢于追求自由、幸福,同传统宗法观念,旧礼教作斗争的女性形象——湘儿。湘儿生活在清末民初时代,不满20岁的她经历过两次不幸的婚姻,16岁时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粗陋农夫朱老三;19岁时逃出朱家老屋,在灵泉村与她喜欢的一个多愁善感,但恪守礼教的教书先生余梅生结了婚,但是,两次婚姻都没能给她带来真正的幸福,最终"总算看透了女人的希望不在男人手",于是,冲出灵泉村老屋,跟随她的姐妹们一起继续追寻属于她的幸福和自由去了。
-
三仙姑与曹七巧人物形象辨析
-
作者:
陈兴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包办婚姻
爱情悲剧
喜剧性
封建婚姻
赵树理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三仙姑
-
描述:
三仙姑和曹七巧均属于悲剧性的女性形象。但由于作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创作意图的差异,使这两个女性形象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效果:三仙姑的悲剧带有浓郁的喜剧性,从而淡化了悲剧的美学意义;曹七巧的命运以悲剧而终,具有权强的审美效应。前者受现存道德观念所囿,后者才是悲剧的本质所在。
-
不懈探索平等 和谐的婚姻关系
-
作者:
陆漫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利益
男女平等
婚姻关系
封建婚姻
婚姻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
婚姻制度
离婚自由
法律制度
-
描述: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关系到男女两性的平等和社会的稳定。建立和完善作为规范社会生活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之一的婚姻法,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废除封建婚姻对妇女的束缚是构建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核心要素旧中国落后的突出表现之一是妇女地位的低下。妇女不仅受夫权的压迫,各种畸形婚姻(如蓄婢纳妾、童养媳、望郎媳等等)更强化了妇女作为廉价劳动力进行交换的本质。1925年中共四大通过的《关于妇女运动之议决案》首次明确提出"结婚离婚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