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80 条
-
梦醒时分的空虚
-
作者:
项滨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婚姻家庭
性自由
外国人
时分
女性形象
西方文化思潮
女大学生
年轻女性
音乐教学
-
描述:
这几年来,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商潮滚滚、物欲诱人的情景下,为了追求高档次的享受,常常冲出传统的贞操关隘,投入深受西方文化思潮蛊惑的性自由的王国之中。有的致富心切盲目闯进大城市,东碰西撞迫不得已落入“烟花柳巷”,卖身聚财;有的欲改变婚姻家庭的不尽人意的现状,外出寻爱,终被诸多男人耍弄,落得人财两丢,转游了一圈又回归到当初的原貌。这些现象好在都发生在同文同种的男女之间,改革开放这多年人们已见多不怪了。
-
历史与非历史之间的选择:戏曲历史剧中女性人物的塑造
-
作者:
乔宗玉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夏姬
历史人物
非历史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女性人物
西施
剧作者
戏曲
-
描述:
如果说,历史是由曾经发生在“过去”的所有事情构成,那么,戏剧化的“历史”则可被解释为独特的文体风格契机的一个序列。 近年来,我国戏曲剧坛如浪涌潮叠般出现大批历史剧。历史人物与非历史人物纷纷粉墨登场,一一亮相。 与《少帝福临》、《曹操与陈宫》、《司马相如》等剧中庄严而不失倜傥的帝王将相、才子骚客系列历史人物互为辉映的,是《西施归越》、《子血》、《爨碑残梦》等剧中柔弱似水、婀娜绰约的女性形象! 自古以来,女子的性与生育,一直是男人权力和冲
-
张爱玲与《红楼梦》
-
作者:
赵莎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奇》
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
《红楼梦》
悲剧意识
《倾城之恋》
《金锁记》
悲剧命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颗彗星划过辽远的天际,淡了,隐去了,那美丽而又苍凉的轨迹,却令人难以忘怀。1995年中秋节前夕,正是抬头望月的日子,张爱玲女士在美国寓所里被人发现时,早已经悄然离世。一时间,海内外华文文坛撼动了,大小文章、沉痛哀婉,叠成了缅怀与送行的长阵。其中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是:现代曹雪芹,隐身红楼梦。 的确,这位二十岁即名噪上海,以卓异的才华独步于现当代文坛的女作家,在其思想与创作方面,都和《红楼梦》有着血脉相连的内在渊源。可以说,没有哪一部著作能像《红楼梦》这样,给她以如此全面、深刻而又微妙的影响;也很少有作家能像
-
《红尘》:一个背离商业企图的例子
-
作者:
吴冠平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民族电影
观众
《红尘》
商业电影
世俗偏见
人物性格
投资者的利益
二元对立
影片
女性形象
-
描述:
《红尘》:一个背离商业企图的例子吴冠平古榕是个新闻颇多的导演。他的影片《红尘》也随着颇多的新闻成为95年一部卖座的片子。说这话毫无贬意,因为有两个事实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商业电影还没学会如何把商业性(类型化)的元素巧妙地融汇在叙事之中,学会的只是如何...
-
试论唐宋词的“以艳为美”及其香艳味
-
作者:
杨海明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性
女性生活
审美心理
男女恋情
婉约词
政教性
女性世界
《红楼梦》
唐宋词
女性形象
-
描述:
试论唐宋词的“以艳为美”及其香艳味杨海明绚烂多姿的唐宋词苑,积淀着十分丰厚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审美心理,有些是从前代文学中承袭而来的,有些则是由唐宋词人所新加"投资"或大力"开发"的。而因后一类型审美心理的"投资"或"开发",就使唐宋词(主要是指传统...
-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审美特点
-
作者:
陈冰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视点
女性意识
当代中国
女性文本
结构模式
男性文本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方舟》
-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从寻找女性自我到认识并回归女性自我,其视线是从外部世界回归到女性本体。在这一艰难的找寻过程中,女性文学逐渐成长,女性作家也一步步成熟起来。这一过程也是她们的女性意识从失落到回归,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随着女性意识的回归与强化,她们的文本在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上也浸润了越来越强的女性独有的特点。可以这样说,新时期女性文学已经开始了一场静悄悄的文本审美意识和审美方式革命,这场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清末民初女性妆饰的变迁
-
作者:
罗苏文
来源:
史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清末民初
化妆品
女性妆饰
竹枝词
女性消费
女学生
女性服饰
女性形象
上海女性
-
描述:
清末民初女性妆饰的变迁罗苏文女性之容姿与妆饰被列入审美范畴,是人类社会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对女性容姿美的认定视角,对妆饰手段的运用,往往因种族、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文明演进的阶段不同而各具特点。在中国古代社会,对女性容姿美的认定和女性妆饰的取舍变迁中...
-
沉默或独语──新近中国电影中的女性
-
作者:
董新宇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中国电影
当代中国
《红尘》
白日梦
女性叙事
影片
女性形象
女性的声音
独语
-
描述:
沉默或独语──新近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董新宇如果我们试图在纷繁的女性表象中寻找女性的真身,在喧嚣的关于女人的话语中辨别真实的女性的声音,我们就会发现,正如那个"阁楼上的疯女人",她/女人的解释由罗彻斯特/男人给出,而她/女人永远地被剥夺了话语权与自我陈述...
-
莫高窟第464窟善财五十三参变
-
作者:
梁尉英
来源:
敦煌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艺术风格
多宝塔
敦煌莫高窟
知识形象
华严经
伯希和
弥勒菩萨
佛教艺术
女性形象
-
描述:
莫高窟第464窟善财五十三参变梁尉英TheStoryofSudhanainCave464oftheMogaoGrottoesLiangWeiyingThewallpaintingsinCave464oftheMogaoGrottoesofDunhua...
-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
-
作者:
陈星桥
来源:
法音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楞严经》
阿弥陀佛
观音信仰
观音文化
中国化
《心经》
观音菩萨
普陀山
女性形象
-
描述: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陈星桥在中国,几乎在每一座寺院或佛教徒自家的佛龛中,都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但说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就实在太少了。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观世音菩萨就与老百姓结下了很深的因缘,以至曾出...
<
1
2
3
...
5
6
7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