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观世音】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
-
作者:
陈星桥
来源:
法音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楞严经》
阿弥陀佛
观音信仰
观音文化
中国化
《心经》
观音菩萨
普陀山
女性形象
-
描述:
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陈星桥在中国,几乎在每一座寺院或佛教徒自家的佛龛中,都可以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身影。对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不一定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但说不知道观世音菩萨的就实在太少了。自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观世音菩萨就与老百姓结下了很深的因缘,以至曾出...
-
观世音身世趣谈
-
作者:
薛平
来源:
旅游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历史唯物主义
阿弥陀佛
佛教
婆罗门
释迦牟尼
雅利安人
女性形象
南北朝
南海观音
-
描述:
观世音身世趣谈○薛平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是人创造了神所以一切有关神的思想感情和形象都应该从人的身上去寻找。在探究观世音的身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是怎样按照自己的思想和需要塑造了观世音的形象“家家有弥陀,户户有观音”,“佛殿何必深山求,...
-
普陀,凡人的“净土”
-
作者:
陈镛
来源:
浙江档案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理解接受
安顿自己
中国佛教
观音菩萨
宗教文化
佛顶山
普陀山
女性形象
佛教中国化
-
描述:
普陀,凡人的“净土”
-
观音菩萨与女性
-
作者:
温金玉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观音信仰
女性观
中国佛教
观音菩萨
观音像
舍利弗
社会心理
女性形象
南北朝
-
描述:
观音菩萨与女性温金玉无论是在谈空说有的精英文化层中,还是在所谓愚夫愚妇的俗文化圈里,若论在信仰网络中影响最大、信众最多的神,当首推观世音菩萨。然而观音菩萨到底是男身还是女身,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加以探讨。其实,按照佛法来说...
-
海天佛国普陀山
-
作者:
徐时仪
来源:
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出土文物
日本僧人
五台山
民间故事
舟山群岛
观音菩萨
普陀山
女性形象
寺庙林
-
描述: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座落在碧波万顷的东海莲花洋上。岛上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怪石磷峋,千姿百态;银涛吞沙,沙滩宽坦;蓝天雾海,虚无缥缈,犹如瑶林仙境。山上寺庙林立,最盛时一度拥有寺庙庵堂200余处,僧尼2000余人。有人作诗说:“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尽处又遇僧。”真是见舍皆庵,遇人即僧,素有“海天佛国”之称。 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普陀山上就有人居住。西汉末年梅福曾在此隐居,东晋葛洪在此炼丹,留下了不少民间故事。据《佛祖统记》载,唐大中十二年(858)日本僧人
-
我画佛像
-
作者:
李谷娜
来源:
佛教文化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玄而不玄
佛教文化
观音像
早期佛像
维纳斯
佛教艺术
女性形象
共性和特性
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描述:
我画佛像
-
主编絮记
-
作者:
李巍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当今中国
主编
文学边缘化
多余人
女性角色
一点红
敦煌壁画
女性文学
专号
-
描述:
不是早有过改敦煌壁画上的男性观世音为"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生天喜,朱唇一点红"的送子娘娘么?女性不是"观
-
主编絮记
-
作者:
李巍
来源:
大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世音
当今中国
主编
文学边缘化
多余人
女性角色
一点红
敦煌壁画
女性文学
专号
-
描述:
在文学失宠文人失落文学边缘化文人成多余人的沸沸扬扬中,以专号绽放一朵冷艳深寂的"女性文学"之花,未免太自作多情太不甘寂寞了。而今时髦给文学取名,似乎新名儿就能热闹文学。其实历史上不是早有过改敦煌壁画上的男性观世音为"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生天喜,朱唇一点红"的送子娘娘么?女性不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