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向世界敞开的艺术理解
作者: 徐永斌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界   人生意义   红楼梦   艺术作品   期待视野   艺术家   前理解   无意识   女性形象   海德格尔  
描述: 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世界。一个最简单的艺术作品,如画面上只有一朵荷花的宋代名画《芙蓉图》和近代齐白石的三两只虾的水墨画,可以通过艺术家的描绘留给人们无限遐思的广阔空间,超越了有限的笔墨引发人的无穷想象。同样,即使是内容非常
双性社会中的女性艺术——曼谷唐人女性艺术展
作者: 朱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艺术实践   艺术展   当代艺术   展览   社会文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06年12月16日至20071月17日,由策展人朱其策划的“双性社会中的女性”艺术展,在曼谷唐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参加此次联展的艺术家均为当代知名女性艺术家:喻红、陈庆庆、尹秀珍、肖鲁、蔡锦
电视广告中的“野蛮女友”形象解读
作者: 李琦   来源: 传媒观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野蛮   女友   电视广告   解读   约定俗成   女性形象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为了迎合大众,广告总是利用消费者最熟悉、最易接受的符号来推销商品。广告业中有一个约定俗成的3B原则,即婴儿(Bady)、动物(Beast)和美女(Beauty)等三个永恒的主题。业内人
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
作者: 刘锟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念   托尔斯泰   永恒女性   基督教   上帝   俄罗斯东正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   民族文化心理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观念可以说处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是东正教道德、伦理、哲学和神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的女性观在东正教哲学和神学思想中有广泛的论述,而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则得到
《碧奴》:被神话遮蔽的民间
作者: 夏雪飞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述神话   唯美   苏童   作品   遮蔽   女性形象   《1934年的逃亡》   民间  
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部参与"重述神话"全球出版项目的作品,《碧奴》无疑是擅写女性的苏童的一次大显身手。在《祖母的季节》、《青石与河流》、《1934年的逃亡》这一
妙趣无穷的《无事生非》
作者: 边媛媛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同特点   艺术生命力   喜剧手法   狄克   爱情故事   莎士比亚   无穷   女性形象   改变态度   次要人物  
描述: 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曾被人称作“明媚娇艳的三联喜剧”,而《无事生非》则位于这三部喜剧之首。《无事生非》之所以具有艺术生命
唐朝为何以胖为美:体现力量型与开放兼容的文化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方音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唐代绘画   唐朝   审美取向   审美趣味   雍容华贵   女性形象   开放兼容   力量   嫁接  
描述: 最近热映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嫁接了唐朝的审美趣味,尽显盛唐的雍容华贵、昌盛旖旎。影片也着力刻画了当时女性的丰腴之美。唐朝为什么会形成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呢?
燃烧吧,战斗美少女!
作者: 罗四维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斗   女主角   少女形象   女性角色   动画   燃烧   作品   女性形象   漫画   男性  
描述: 所谓战斗美少女,那么首先她要能打败同作品中的绝大多数敌人,其次她要符合美感,然后还得够少(shao)。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和国际上兴起的女性独立运动有关,一些女作者开始为她们的年轻女主角赋予坚强、善战等男性角色常见的特性,而并非停留在花瓶或者稍具智力的花瓶这种形象上——这便是最初战斗美少女的缘起。
一样的品牌,不一样的神话和寓言——美国西部片与中国西部片之比较
作者: 李志敏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品牌   美国西部片   寓言   西部开发   牛仔   中国西部片   影片   女性形象   形成时期  
描述: 一、历史·涵义自1903年鲍特《火车大劫案》始,历经以汤姆斯·英斯《克朗狄克的卡门》(1915)、詹姆斯·克鲁兹《篷车》(l924)及约翰·福特《铁马》(1924)为代表作的形成时期
明清“易性乔装”剧与性别文化
作者: 唐昱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戏曲研究   性别问题   性别文化   女性意识   女剧作家   表演   明清时期   女性形象   男性文人  
描述: 中国戏曲与性别文化是颇有渊源的。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起源于远古的巫术仪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觋在巫术表演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性别主题也在巫觋的表演
< 1 2 3 ... 56 57 58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