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此岸与彼岸的融合——论《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作者: 武晓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神性美   永恒女性   索菲亚  
描述: "永恒女性"形象与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索菲亚学说"联系在一起。索洛维约夫将"索菲亚"发展成为一种学说,并给"永恒女性"主题注入了宗教想象的激情。梅列日科夫斯基秉承这一传统,对"永恒女性"观念加以发挥,认为它既具有彼岸的神性本质,也具有此岸的属现象本质,是此岸与彼岸融合的纽带,它以"肉体美"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出现在现实世界中,体现着作家对彼岸圣灵的赞美,对爱与美能拯救世界理念的企望。
俄国象征派与但丁
作者: 郑体武   张煦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但丁   俄国象征派   先知诗人   永恒女性  
描述: 中世纪诗人但丁提出的"诗为隐喻说"奠定了他与象征主义天然的亲缘关系,而他本人经由俄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译介和阐释,从原初的"人文主义作家"成为了象征主义的导师。本文尝试从永恒女性形象和先知诗人主题两个主要方面,解读但丁对俄国象征派代表人物的影响。如果说贝阿特丽齐与永恒女性的关系是但丁作品的内在精神和灵魂,那么但丁与先知诗人的关系则可以当作但丁作品的外延性特征来理解,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认识俄国象征派诗人是如何看待自身与世界、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以及这些看法对他们接受经典作品产生了何种影响
《日瓦戈医生》中的女性肖像——以冬妮娅、拉拉和马林娜为例
作者: 周晶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日瓦戈医生   永恒女性   创作特点   女性肖像  
描述: 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是俄罗斯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笔下的一部经典之作,作品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俄罗斯大地上的社会变迁,讲述了主人公日瓦戈在时代洪流中的坎坷人生。一直以来,小说中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学者的关注。但是,运用文学肖像理论,系统地研究《日瓦戈医生》中女性肖像及创作特征的成果至今没有见到。文学肖像描写是一种艺术描写手法,通过描绘人物外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并表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及情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日瓦戈医生》中的主要女性角色——
谷崎文学中的母性恋慕:以恋母系列小说为中心
作者: 顾红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性恋慕   女性崇拜   永恒女性  
描述: 谷崎润一郎被三岛由纪夫称为“大谷崎”,他的作品一反当时日本文坛的主流----自然主义文学,独树一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成为恶魔主义,耽美主义,古典主义等。正如永井荷风所评价的那样:“谷崎润一郎的文学里充斥着从肉体的恐怖产生的神秘幽玄”。他一生描写对女性的崇拜,描写女性的身体美。他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自身的“官能魅力”使男性为之倾倒的娼妇、恶女;另一类则相反,是以他的母亲和松子夫人为原型的圣女型女性。 大正六年五月谷崎润一郎的母亲因丹毒引发了心脏麻痹而去世。两年后,即大正八年,谷崎润一郎
《细雪》中的女性形象:追寻谷崎润一郎的“永恒女性”
作者: 张萍   来源: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妖妇型   妻妇型   永恒女性   女性形象   母妇型  
描述: 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三代的日本大文豪谷崎润一朗,自初登文坛以来,就以奔放的想象力,浓艳的格调,强烈的色彩,体现了唯美主义文学的特点,引起文坛的震动,被认为是盛开在自然主义文学阴霾背景下的绚丽的牡丹花。女性崇拜和母性思慕可谓是谷崎文学永恒的主题。关东大地震之后,移居关西的谷崎仿佛找到了心目中的永恒女性,并将她描写在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中。当完成毕生长篇杰作细雪后,这位永恒女性便栩栩如生的屹立在世人眼前。
救赎之路
作者: 戴小清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恶魔   玛格丽特   永恒女性   沃兰德  
描述: M·A·布尔加科夫(1891~1940)是20世纪俄罗斯的天才作家,他的创作充满神秘色彩与传奇性,其巨著《大师和玛格丽特》更是以巧妙的构思、离奇的情节、深刻的哲理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和俄罗斯被誉为“讽刺文学、幻想文学和严谨的现代主义文学的高峰”和“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大师和玛格丽特》中,布尔加科夫通过塑造永恒女性形象玛格丽特以及恶魔形象沃兰德对大师的拯救、对整个社会的救赎,表现了对社会历史环境剧变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探索信仰缺失、精神危机出现时人类该如何走上救赎的道路
谷崎文学古典回归中的女性
作者: 郝金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谷崎文学   古典回归   永恒女性   恶魔女性   异端者  
描述: 日本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奥野健男认为:“在现代日本文学中,没有比谷崎润一郎更有资格被称为文豪的作家了。”三岛由纪夫也在追悼谷崎的文章中提出了“谷崎朝时代”的溢美之词来赞美谷崎。在谷崎近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造了大量的杰作,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美是其永恒的主题。本文主要通过谷崎文学古典回归中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探讨谷崎文学中女性美的实质。论文分四章,第一章写谷崎文学的创作道路,论述了谷崎文学由唯美主义,恶魔主义向古典主义的回归。分两个部分来论述:一是谷崎初登文坛时有意识地走异端者的道路来确立自己的文学风格,并逐渐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作者: 张凌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特质   文学作品   女性知识分子   永恒女性   女性学   方方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女性主义  
描述: 方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①以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显示了作家高超的叙述技巧,更因其撩开了女性学者情感经历的“神秘面纱”,吸引着读者的“窥视”热情。女作家方方一向主张“超性别写作”,而她的中篇小说《树树皆秋色》似乎是一个“特例”。从表面上看,它是一篇“经典”的“女人写”,“写女人”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实则不然。本文将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对这部颇受美誉的作品进行解读,更准确地说是“解构”———解构文学叙事对现实女性学者虚假形象的一味认同,进而指证由于“女性意识”这一女性“主体性”理念的缺失,女性作家笔下的
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
作者: 刘锟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念   布尔加科夫   托尔斯泰   永恒女性   基督教   上帝   俄罗斯东正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观念可以说处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是东正教道德、伦理、哲学和神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的女性观在东正教哲学和神学思想中有广泛的论述,而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则得到更为丰富、直观和生动的体现。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女性观念的体
从东正教文化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观
作者: 刘锟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念   托尔斯泰   永恒女性   基督教   上帝   俄罗斯东正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   民族文化心理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观念可以说处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植根于俄罗斯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是东正教道德、伦理、哲学和神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普遍的女性观在东正教哲学和神学思想中有广泛的论述,而在俄罗斯经典文学中则得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