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翻译家沈性仁与《遗扇记》中的性别意识——“五四”时期《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汉译比较研究
作者: 罗列   穆雷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中国20世纪初叶女翻译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沈性仁对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剧的译介,开启了该剧在“五四”时期的译介热潮,多个汉译本展现着译者对性别问题的不同思考维度。本文从性别视角比较沈性仁、潘家洵、洪深的三个翻译剧本,分析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剧本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考察女性译者的性别意识对译介悖逆中国传统性别秩序的女性形象时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女翻译家自身的文化立场。
论《赫索格》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作者: 段丽斌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犹太文化   精神追求   女性形象   拜金主义  
描述: 索尔·贝娄代表作《赫索格》中的主人公、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赫索格在第二次婚姻破裂以后,面临精神崩溃的危机。他的遭遇是古老的、传统的犹太文化和年轻的、现代的美国主流文化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女性形象的颠覆、犹太文化的疏离、拜金主义的盛行三个方面剖析了《赫索格》所反映的尖锐的文化冲突现象和艰难的文化融合过程。
突围与困斗:白鹿原的女人世界
作者: 薛双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塑造了一大批生活在关中的农村女性:"暂时做稳了奴隶"的贤妻良母形象、"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性形象和追求自由的女神形象。这三类形象的塑造都体现出作者的男权意识。
解读话剧《丽人行》之女性群像
作者: 余俐亚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田汉   《丽人行》   女性形象  
描述: 田汉剧作《丽人行》表现了对于社会、时代的思考和拯救现实的强烈愿望。《丽人行》成功塑造了三个"摩登女性"的形象,人物性格在一系列棘手的事件中展现出来。
论李佩甫小说的爱情叙事伦理
作者: 赵柳月   刘保亮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佩甫   爱情叙事伦理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描述: 李佩甫小说的爱情叙事伦理呈现出历史悠久的男权文化景观。其女性形象无论是以美色充当"爱的诱惑"教诲着男人们抵御"红颜祸水",或是以"爱的奉献"的道德赞美为其套上精神枷锁,都潜隐着男性关于女人的白日梦以及臆想的神话。作家男性叙述视角的设置使女性成为"无语的在场",她们囚禁于男权社会的栅栏苍凉静默着,倾听不到其生命破碎的呢喃。
新版电影《画皮》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袁煜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状态   女性形象   父权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2008年上映的新版电影《画皮》,打着东方魔幻主义的旗号为观众呈现了一道视觉与精神的大餐。在这部影片中,伦理、爱情、亲情与友情主题得到了重新理解与阐释。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融合了多元文化艺术色彩的电影进行了解读,重点讨论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品对父权中心主义的解构,以及作品引发的对现实生活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
语境与话语:王佳芝与蕾切尔之对比研究
作者: 田雯文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皮书》   《色·戒》   对比分析   女性形象  
描述: 电影《色·戒》与《黑皮书》在相似的语境中分别塑造了王佳芝和蕾切尔两位女性形象。战争、间谍、爱情、责任等要素为两部影片建构起了关联的叙事语境与相似的人物处境。正是由于这些关联与相似,使得受众在接受这两个艺术形象时极易产生交错与混淆,从而遮蔽了这两个艺术形象自身传达的话语。因此,本文拟从电影形象角度入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王佳芝和蕾切尔这两个艺术形象展开探究,还原她们各自的清晰的面目。
当代媒体中的性别定型现象探析
作者: 宋明慧   来源: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定型   媒体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当代大众传媒极为发达的今天,报纸杂志、电视、广告中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渲染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着传统的性别观念。这种性别角色定型现象把女性置于附属地位,使得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生活不协调、不一致。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女性的丑怪身体
作者: 孙宏哲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长篇世情小说   丑怪身体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批评视角,结合身体诗学、心理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明清长篇世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女性形象生理、心理、文化层次的解剖,揭示在封建宗法父权家庭中,在各种宗法礼教和道德禁忌上,女性压抑、内囿的处境以及共同具备绝望、焦虑﹑病态的特质,构成了丑怪身体群像。
论威廉斯早期诗学中的女性观和诗歌创作
作者: 武新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庞德   女性观   威廉斯   女性形象  
描述: 威廉斯早期诗学中女性观有一个孕育和发展过程;赞同女权主义建立社会新秩序的立场是其诗学女性观的核心和本质;其诗歌创作实践为美国现代主义诗歌逐渐走向后现代主义开启了新的途径。
< 1 2 3 ... 27 28 29 ... 85 86 8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