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91 条
-
裂变:从性别角度看演员群体的兴盛与衰落
-
作者:
陈晓云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角度
中国电影
张艺谋
电影表演
女演员
兴盛与衰落
刘晓庆
国际电影节
女性形象
男演员
-
描述:
男女两性构成了人类社会,并且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化,然而,女性特有的荣光总是被男性高大的身躯所淹没,以罗丹和他的情人为原型拍摄的影片《卡米尔·克劳黛尔》曾经指涉了这一主题。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明古国,这种矛盾更深刻地存在着。无论是在现实生活里,还是在艺术作品中,男性总是把建功立业作为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男儿当马革裹尸还”曾经是古代士大夫们毕其一生的追求,而女性则被限定在家庭、儿女的日常琐事之中,“女主内而男主外”的观念至今依然根
-
独身女性浮出水面——《单独飞翔》一书的启迪
-
作者:
祝巍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身
好奇心
电影
描写
报纸杂志
家庭
流行文化
女性形象
写文章
单独
-
描述:
无论是街边的书肆,还是堂而皇之的国营书店,描写独身女性的图书杂志,眼下可谓多矣,这无疑与女性在家庭、社会中地位的日渐崛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纷纷出马,或拍节目,或写文章,为迎合大众对独身女性的好奇心理而不惜笔墨,营造出独身女性一种模模糊糊、说小清道不明的形象。
-
丁绍光绘画成功的契机和启示
-
作者:
尹雯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彩画
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派艺术
审美意识
爱与美
少数民族
丁绍光绘画
女性形象
云南
-
描述:
重彩画大师丁绍光1980年7月从云南赴美国,短短几年后便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崛起于世界画坛,其画作越来越受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圈的喜爱。 形成丁绍光绘画独特风格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受他生活了十八年的云南山山水水、原始艺术以及高原独有的令人迷幻的色光的熏陶和
-
不同国度 相同命运——德·瑞那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
-
作者:
贺凤来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瑞那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司汤达
渥伦斯基
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相同命运
女性形象
《红与黑》
-
描述: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形象,虽然由于作家国籍不同,社会体制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完全雷同的人物形象,但以他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理解,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也就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认为德·瑞那夫人就是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首先,两位女人公的形象都是在作家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司汤达
-
女人的艺术与艺术中的女人:王小蕙雕塑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女性意识
少数民族女性
女性关注
生命价值
个性化
女性命运
关注生活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
描述:
青年女雕塑家王小蕙的作品,溢散着浓浓的女性气息,给人以温馨、恬静、优雅的美感。 她几乎用一色的女性来创作题材,极尽一切手段去表现女性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有的直接表现女性自身,如:《持花少女》、《歌女》、《惠安女》、《女人的期待》、《和平女神》、《女人的负担》、《女人的困倦》、《女人的痛苦》……等,她以特有的女性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尤其是对女性的关爱,用富有个性化的雕塑语言,表达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以及女性命运的所感、所思。其间蕴涵着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地域、国家、民族、种族的界
-
与共和国同步——贺单应桂老师从艺50周年
-
作者:
刘曦林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现实主义
艺术家
中国人物画
文化财富
中国画
《当代英雄》
年画
女性形象
共和国
-
描述:
与共和国同步——贺单应桂老师从艺50周年
-
试论齐鲁女性绘画特征
-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中国画
美术创作
作品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
描述:
试论齐鲁女性绘画特征
-
一曲深情隽永的恋歌:散文集《那年的歌声》品读
-
作者:
李彬
朱晓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山区
煎饼
邻里关系
中国文学
文化内涵
母亲
柳琴戏
散文集
乡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刘琪瑞散文集《那年的歌声》由新华出版社付梓发行了。读着散发乡土气息的一篇篇散文,不由得要拿起笔来,写点读后感了。近年来,琪瑞同志充分利用工作余暇,辛勤笔耕,短短几年,收获不凡,愿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世人。《那年的歌声》所记述...
-
新片点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力量
导演
情感世界
张艺谋
西安电影制片厂
影片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编剧
三峡工程
-
描述:
《世纪之梦》电审故字(98)064号湖北电影制片厂出品长度:2966米编剧:张笑天导演:李前宽肖桂云摄影:李俊岩主演:许还山高惠影片以三峡工程的筹建、开工为切入点,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三峡工程作为世纪工程的重要性,生动地塑造了以陶晋川、伍青黎为代表的当代...
-
浅谈女性题材的审稿视角
-
作者:
汪小农
来源:
新闻通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卫生
“三陪女”
女性题材
思想道德素质
婚恋家庭观
高品位
女性形象
女性生存状态
下岗女工
女大学生
-
描述:
当今报刊上,女性题材的文章占据着不小的版面。从典型人物到婚恋家事,从创业敬职到相夫教子,从心理卫生到家政知识,林林总总,颇受读者关注和青睐。因此,我以为一份报纸或刊物的品位高低和可读性强弱,有一半取决于涉及女性题材的稿件的质量。倘若一篇女性人物的通讯写得曲高和寡,少有读者去看,就起不到“向社会宣传妇女”的作用;倘若一篇涉及“三陪女”的纪实,写得绘声绘“色”,虽有读者来看,却有媚俗之嫌,降低了报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