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中西文学上两位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郭国庆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文学作品   移情   妇女   安娜   中国文化背景   揭露与批判   渥伦斯基   西门庆   女性形象   潘金莲  
描述: 红杏出墙,移情别恋,这是中西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个主题,有些评论家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妇女的红杏出墙,移情别恋是由于妇女在以权力结构为基础的,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受深度压迫的缘故。因此妇女
不同国度 相同命运——德·瑞那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
作者: 贺凤来   来源: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瑞那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司汤达   渥伦斯基   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相同命运   女性形象   《红与黑》  
描述: 不同国度 相同命运——德·瑞那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
不同国度 相同命运——德·瑞那夫人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
作者: 贺凤来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瑞那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司汤达   渥伦斯基   长篇小说   《安娜·卡列尼娜》   相同命运   女性形象   《红与黑》  
描述: 德·瑞那夫人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长篇小说代表作《红与黑》中塑造得较鲜明的一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三大长篇小说之一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同名主人公。两位大师笔下的这两位女性形象,虽然由于作家国籍不同,社会体制的发展阶段不同,社会风俗不同,作家笔下不可能出现完全雷同的人物形象,但以他们对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的理解,作家笔下的两个女性形象,也就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有人认为德·瑞那夫人就是法国的安娜·卡列尼娜。首先,两位女人公的形象都是在作家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司汤达
海伦·亨廷顿--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作者: 裘因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亨廷顿   安娜·卡列尼娜   《女房客》   女性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渥伦斯基   劳伦斯   安妮·勃朗特   男权主义  
描述: 海伦·亨廷顿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勃朗特三姐妹中小妹妹安妮·勃朗特(1820—1849)《女房客》(原名《怀尔德菲尔府的房客》)中的女主人公。中国读者对她还不熟悉,但她在英国文学史,尤其是英国女性文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英国小说家,女权主义者梅·辛克莱曾作过如下的评论:“海伦·亨廷顿在自己的卧室给丈夫吃闭门羹,这在维多利亚时代的整个英国引起了反响。” 《女房客》这部小说是围绕着海伦坎坷的一生展开的。一天,长年空关着的破旧的怀尔德菲尔府来了一位女房客。她没有丈夫,身边带着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年迈的女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