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创作】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
-
作者:
范志忠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精神家园
新时期
母亲神话
父权社会
父权制度
父权文化
女性创作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范志忠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1971年发行放映的四部纪录片《成长中的女性》、《珍妮之珍妮》、《三生命》和《女性的电影》,标志着女性电影实践的开始;其后,诸如劳拉·穆尔...
-
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四)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性写作和批评
-
作者:
聂薇
来源:
英语自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创作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史密斯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美丽和痛苦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从《远
-
金庸的悖论: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
-
作者:
丁莉丽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意识
武侠小说
女权主义
悖论
女性创作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男权传统
男性神话
-
描述: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显示了金庸充满矛盾的女性观,并最终形成了他有关女性创作上的悖论:对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的双重沿袭与反叛。
-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
-
作者:
范志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精神家园
新时期
母亲神话
父权社会
父权制度
父权文化
女性创作
弗洛伊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寻找被逐者的精神家园──试论新时期中国女性电影的文化意蕴范志忠西方女性电影及其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文化语境。1971年发行放映的四部纪录片《成长中的女性》、《珍妮之珍妮》、《三生命》和《女性的电影》,标志着女性电影实践的开始;其后,诸如劳拉·穆尔...
-
温情背后绵延的悲凉——评迟子建的《第三地晚餐》
-
作者:
孙彤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视野
男权文化
勒斯
陈青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人生旅途
《倾城之恋》
实利主义
迟子建
-
描述: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和文化体制逐步走向开放的当下,一批女性作家仍在执着探寻女性命运在现代社会中的跌宕起伏,书写她们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彷徨和在男权文化体制压制下的心灵压抑、扭曲及反抗,同时也对现代文化体制进行冷静的思索和审视。《第三地晚餐》所展现的依然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她们在菲勒斯中心的压制下产生的精神裂变。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都带有浓郁的悲剧主义色彩,她们在男权文化体制的桎梏之下,或顺从地承受,或疯狂地颠覆,或理性地抗争。但都带给她们精神上的迷失,步入生命的困境。
-
女性主义在中国
-
作者:
蒋岳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文化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艺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今天的中国来谈论女性主义,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在自言自语。我们没有听众,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听众。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能是听众。我们处在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尴尬的语境里:寻求回应,却不知道究竟要和谁去说;需要支持,却连自己也不能完全说服。这是女性主义在中国,准确地说是西方女性主义在当前中国文化现况中的处境。 成为边缘的中心,成为相对的权威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本意,但事实是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什么东方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就中国文化现况而言:在学院派的精英敏感地从西方“拿来”女性主义的同时,他们
-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
-
作者:
楼益龄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作家
生命存在
女性创作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阅读
女性主义
男性
-
描述:
关于女性批评的批评楼益龄当人类不再回眸伊甸园的蛮荒时,男性和女性就携手创造了人类的历史,面对自身,人类从不否认性别是繁衍生命的两种符号;可面对社会,在某些时候,某种情形下,人类却自作樊笼式地下了太多的非自然属性的定义,性别角色的变异在社会特权的赋予和...
-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意向如破闸的洪水漫溢整个文坛。这一切显示了女性文学创作的长足进展以及女性意识走向成熟发展的趋势。但这部分创作难免不出现性爱悲剧性的结局,难免不以过多地描述女性的性力和原欲而“屏蔽”了所有的外在的现实背景环境及各种社会性因素
-
“双声话语”中的女性创作──对叶文玲小说的一种读解
-
作者:
郑淑梅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声话语
女权批评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叶文玲
女性文本
女性创作
女性自我
《无梦谷》
知识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抛离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尝试用女权批评的新阅读方式解构叶文玲小说;侧重于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了女性写作的”双声话语”状态:一方面是女作家以源自于生活实践的朴素感受和对真实的颖悟来关注描述女性人生;另一方面,又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意识,她们在写作中常常遵从于一种男权的价值尺度,用男性话语来规范女性形象。借助于“双声阅读”,我们会发现:女性文本大多呈现出一种分裂、约束状态;作品在表层的“主宰故事”之下,往往隐含有一个“失声的故事”,那是女作家在无意识状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
-
试论齐鲁女性绘画特征
-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意识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中国画
美术创作
作品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
描述:
试论齐鲁女性绘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