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中国女性翻译的特点
-
作者:
朱宇博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
-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界“文化转向”中女性主义思潮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使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女性主义翻译这个新课题。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女性主义译者揭示了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中对女性的歧视,强调
-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女性体验与书写
-
作者:
陈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特色
东西方文化
“新移民”女作家
女性主义
-
描述:
“新移民”女作家是“新移民文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创作群体,其创作随着“新移民文学”的逐步发展壮大而大放异彩。她们从第三世界进入到第一世界,从中华文化的氛围进入西方社会,自身的东方文化色彩和性别身份,都让她们的创作特色迥异于国内作家和“新移民”男作家。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她们笔下渐渐消弭了冲突,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融合。同时,较之前代的留学生,乡愁和边缘人的意识也随之淡化。而在其创作中打下了更深烙印的,首先是残酷的物质生存对理想主义的消解,她们注重的是从精神层面展现移民群体的心理失落。其次,新移民女作家形象地
-
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
作者:
胡泊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末世之家》
女性主义
迈克尔·坎宁安
-
描述:
从女权主义这一名词诞生的那天起,围绕“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各个流派众说纷纭,使之更加混淆和不确定。但是各个流派都承认的一点是:女性主义文学是肯定男性和女性本质上的平等,是述说女性
-
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丽梅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女性主义的方法来解读建国后中国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透视出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和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毛泽东时代——女性意识缺失;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萌芽;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崛起。
-
建构与解构:电视与中国传统女性形象
-
作者:
潘博
韩芬
安忠宝
赵敏
来源:
今日科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言语情景
女性主义
电视
-
描述:
大众传媒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建构者和作用者。本文讨论了电视对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的建构和解构,本文认为电视一方面建构了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并运用身体文化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这种建构作用。另一方面,电视又解构了传统女性形象,并联系女权主义运动,考察和分析了女性形象的变迁。同时认为,解构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新的建构,而这种建构有可能形成新的女性刻板形象。
-
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
-
作者:
黄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语言
双性人格
花间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现代西方文论,使其词学研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本文拟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叶教授词学研究中的应用,她在词学研究中的视野,所采用的方法和角度对国内词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女性主义文论观照下的词学研究——叶嘉莹词学小议
-
作者:
黄立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语言
双性人格
花间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的现代西方文论,使其词学研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本文拟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叶教授词学研究中的应用,她在词学研究中的视野,所采用的方法和角度对国内词学研究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
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徐圣稚
金鹏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女性主义
斯佳丽
-
描述:
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来展现女性的勇敢和博爱的品质,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力的追求。其中女主人公斯佳丽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及其成因值得探究。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华裔美国作家构建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差异性探究
-
作者:
王朝杰
来源: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文化主义
定型化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男性华裔作家致力于打破种族歧视性的定型化形象,重塑具有阳刚之气的新型华裔男性形象。而女性华裔作家站在多元文化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上,聚焦于女性主体地位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
-
《李尔王》的男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李尔王》的解读
-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意识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
<
1
2
3
...
7
8
9
...
13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