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144 条
-
宿命与反抗:对李碧华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严英秀
来源: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李碧华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李碧华小说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和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塑造了富有叛逆思想和抗争意识的女性形象,对两性关系进行了深度拷问,向"吃女人"的男性霸权文化表示了强烈的质疑和有力的反抗.同时,也对女性自我弱势心理作出了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
从女性主义看路遥笔下的贤妻良母形象
-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遥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路遥作品中,塑造了一些贤妻良母式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无私奉献,是符合男权观念的女性形象.在女性主义的审视下,这些贤妻良母过的却是丧失了自我与个性的生活,并没有真正的幸福可言.
-
解读《日用家当》中蒂的形象
-
作者:
杜寅寅
来源:
科技资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塑造
女性主义
文化遗产
-
描述:
《日用家当》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1944——)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通过对待家庭文化遗产“被子”的不同态度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本文旨在对蒂的人物形象重新定位,从而发现蒂身上所特有的,代表当代美国黑人的文化遗产观和对抗压迫的鲜明特点。
-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花木兰形象演变
-
作者:
鞠贵芹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演变
花木兰
女性主义
-
描述:
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不仅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也见诸戏剧舞台和荧屏(幕)内外。文章试以《木兰诗》、《四声猿》、《隋唐演义》、豫剧《花木兰》和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五种作品为例,将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纳入女性主义视阈下进行分析,揭示出花木兰形象演变的四个阶段:女性主义的蒙昧、萌芽、成长及成熟。
-
欧茨的罗曼司、滑稽模仿与女性主义
-
作者:
单雪梅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互文关系
女性形象
滑稽模仿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中通过对欧茨的<布鲁德斯摩传奇>主题与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该小说同路易莎·梅·阿尔考特的<小妇人>的互文关系,说明欧茨运用滑稽模仿的后现代创作手法对罗曼司这一创作体裁的吸收与逾越,强调欧茨的女性主义创作视角的重要意义,凸显历史文本中女性缺席和受贬抑的事实.
-
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主义的萌芽
-
作者:
车艳丽
来源: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父权社会
女性主义
父权意识
-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哈代深刻刻画了苔丝这个敢于同男权中心社会抗争的新女性形象,美丽善良的苔丝不断遭受命运的捉弄,最终成为"命运的牺牲品".
-
广告媒介的女性主义研究与广告翻译
-
作者:
范晓慧
郑新民
来源:
外国语言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文案
创造性翻译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的本质在于建构一种和谐平等的新秩序,女性与男性拥有同样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广告,作为对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一种相对忠实的体现,自然不可避免地隐含了女性形象的角色定型与性别歧视,这不仅体现在广告
-
叙述者背后的"他"与"她"——《帕梅拉》与《亚当·贝德》性别意识比较
-
作者:
阳雯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者
双声话语
男权思想
女性主义
-
描述:
反映出来.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体学方法,分析《帕梅拉》塑造天使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观念以及《亚当·贝德》塑造平凡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观念.
-
论《树树皆秋色》的本文间性——以主人公“华蓉”为中心
-
作者:
吴涛
来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精神胜利法
本文间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方方的众多文本中来探讨华蓉这一女性形象塑造的继承之处和革新之处,试图借此分析方方创作中的某种模式及其与方方独特人格特征的关系。
-
论周大新小说中女性主体性的确立
-
作者:
禹建湘
来源:
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男权
周大新
女性主义
-
描述:
周大新的小说有意构造了女性形象新的想象模式,他通过对女性在历史变迁中的参与和创造、在性爱上的主体性、女性同盟的建立等的书写,表明了女性主体性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