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中女主角戴凤莲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探析
作者: 阳乐青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莫言   《红高粱家族》  
描述: 一直以来女性主义的相关研究局限于研究女性作家的文本。从广义来讲,女性主义是不分性别的。20世纪80年代后,各种新兴文学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研究女性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男性作家,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女性的形象丝毫不逊于男性。1986年,莫言出版了小说《红高粱家族》,在这本书中,莫言通过“我”,“我奶奶”,“我爷爷”,旁观者等不同视角的转换,塑造了一个勇敢、坚强、敢爱敢恨、突破传统的女性形象。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叙事学、女性主义以及女性叙事学的发展状况
女性身份建构的策略——从苏珊·S.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约拿的葫芦蔓》
作者: 李培凤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约拿的葫芦蔓》   黑人女性身份建构   建构策略  
描述: 作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和当代有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佐拉·尼尔·赫斯顿著作颇丰,其反映的主题也多种多样。与其他黑人作家相比,赫斯顿更加关注黑人女性的生活状况及其身份建构,这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中已有体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情节、象征、叙事策略等,但很少有学者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探讨赫斯顿建构黑人女性身份时所采用的特定策略,因此,本篇论文预对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论证。论文首先介绍了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生平、《约拿的葫芦蔓》的主要内容,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
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析《金色笔记》
作者: 王崔平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权威   性别政治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多产而又具创新的女作家,其作品因独特的视角、多元的主题和大胆的写作技巧而著称。其中,发表于1962年的《金色笔记》是她公认的经典之作,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声誉。关于该作品的形式与内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许多学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女性主义视角,而这恰恰与作者本人创作初衷相悖。小说中,莱辛赋予了女主公安娜伍尔夫观察周围事物并诉说自身经历的权力,借此莱辛颠覆了男性传统的统治地位,建构了女性的叙事权威。基于对莱辛及其作品的以往研究成果,本文试图运用美国学者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
卡罗尔·希尔兹小说叙述策略研究
作者: 卢红芳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卡罗尔·希尔兹   性别意识   叙述策略  
描述: 本论文利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分析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小说的叙事技巧。女性主义叙事学能够灵活地运用经典叙事学的范畴和规约,重新审视性别问题,并在女性文本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有效地将文本的形式分析和主题分析结合起来,能够更加系统全面的研究作品的艺术性和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框架,本文在对女性主义叙事理论的主要范畴和方法进行梳理的同时,对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进行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克服结构主义叙事学家只重视分析文本的形式结构,忽视性别因素以及作品的生产和接受的社会历史语境等因素的局
论《爱玛》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
作者: 毕莹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建构   镜像理论   女性话语权  
描述: 简·奥斯汀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她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六部完整的小说,她的创作光环时至200多年后的今日在文学界仍旧闪烁光芒。2000年,BBC的“千年作家评选”活动中,奥斯汀紧随莎士比亚之后,名列第二,而且,她是前十位里唯一的女性作家。出版于1815年12月的小说《爱玛》被文学界认定为简·奥斯汀的最为成熟的一部作品,被珍·哈特誉为是简·奥斯汀创作力量和写作技法的巅峰之作。但是,《爱玛》出版之初受到了早期读者的冷遇,对于爱玛等不同于父权文学中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更是频遭质疑。简·奥斯汀似乎预见到这
《克兰福德镇》的女性主义叙事解读
作者: 孙彦召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策略   女性主义意识   叙述声音  
描述: 随着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批评家们逐渐认识到了历史和社会语境的重要作用。作为一门跨学科派别,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小说的审美研究和小说的社会历史语境结合在一起,丰富了叙事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一方面它克服了叙事学的局限性。叙事学家似乎常常为了追求形式的精确而舍去意义,从而不能提供具有政治意义的理论范畴。另一方面,它克服了女性主义批评的政治主观性,结合社会历史语境,提供了客观的研究方法。 作为盖斯凯尔夫人最有创意的一部小说,《克兰福德镇》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本小说的魅力在于小说女主人性格的复杂
争取女性的权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分析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
作者: 王海红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叙事策略   理智与情感   女性权威  
描述: 《理智与情感》,作为简·奥斯汀第一部被正式出版的小说,与之前那些大胆激进的作品相比,无论在叙事策略还是写作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朝着一种更加隐蔽、更加含蓄的风格发展。奥斯汀利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描写那“乡镇三四户人家”的琐事来积极争取女性的社会权威,达到了叙事艺术和性别政治的完美结合。本文即是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入手,以理论与文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为争取女性的权威而采取的一系列独特的叙事策略以及她想要表达的一些女性主义思想。 <br> 论文共分
论《爱玛》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玉双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女性意识   女性地位  
描述: 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英国最后一位小说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许与她的性别有关,她成为了一位描写妇女意识或提出妇女问题的作家。《爱玛》是奥斯丁由自然艺术家走向成熟艺术家的标志,是她花了一番神思,心血和热情的作品,是她的一部成熟的和艺术完美的作品。 女性意识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也随之增强,对于女性作家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分析更具有说服力。《爱玛》是一部典型的关于女性意识的作品。论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女性地位以及她们的婚姻观来分析女性意识。论文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视角—女性主义叙
实现叙述声音的权威
作者: 陈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话语权威   谭恩美   叙述声音  
描述: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自1989年发表其处女作《喜福会》以来,接连创作了《灶神之妻》、《灵感女孩》及《接骨师的女儿》等一系列颇受读者欢迎的作品。谭恩美的小说无一例外均以美国华裔女性为主人公,这些女性形象对读者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看,谭恩美书中的华裔女性人物已经成功地实现了“话语权威”。 谭恩美不遗余力地为华裔女性争取话语权威出于两个原因:其一,谭恩美自身是一位女性,因而为女性——人类社会中较弱的性别群体争取权威是她的使命;其二,谭恩美是美国华裔群体中的一员,而华
从女性叙事学角度分析葛浩文的翻译策略:以《生死场》为例
作者: 孙楠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学   葛浩文   翻译策略   《生死场》英译本  
描述: 2012年,一名来自中国的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在此后的两年间,莫言的获奖对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莫言获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这其中,担当莫言作品的翻译家们功不可没。莫言曾经指出:“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莫言大多数作品的英文版都是由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所译。葛浩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最早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萧红的作品。迄今,他共翻译出版了50余部小说,对中国现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