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中国古代绘画女性题材的类型化倾向
作者: 范宏彬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绘画作品   西方绘画   世俗生活   中国古代绘画   女性题材   画史   湘君湘夫人图   仕女画   挥扇仕女图  
描述: 古代绘画作品中充满了女神、著名女性的形象,即使是世俗生活中的女子,形象也是被类型化的,处处流露出男性的审美理想和对女性美的追求。但是,透过这些现象,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具有乌托邦的色彩,女性是缺乏个性的,她仅仅是被审美、被推崇的客体,而没有成为一个能动的、活生生的主体。
明清仕女画的社会生成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国画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对稳定   世俗生活   陈洪绶   世俗文化   社会生成   明清时期   女性形象   仕女画   审美倾向  
描述: 仕女画发展到明清时期,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固定下来,塑造了具有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此类审美倾向风行于整个明清画坛,除陈洪绶、吴昌硕等少数大家能跳出窠臼自创一格,多数画家均以此作为创作导向,遂
如花美眷 民国时期大众媒体中的“女性”图像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体例   民国初年   女子   吸引读者   画面   封面   图像   大众媒体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19世纪20至30年代,上海的媒体业已是高度发达,铺天盖地的出版物上缀满各种“美女”图像。“封面女郎”在文艺类、电影类、生活消闲类刊物中,变得不可或缺,成为刊物的形象代言人。这种体例的产生意味深长,它为早期的大众媒体开辟了类似于亨里克·达尔(Henrik Dahl)所说的说服性传播的途径。中国的媒体业萌生干晚清,成熟于民国初年。其成熟的标志之一便是将中国人以文字阅读为习惯的方式加以扭转,在图像阅读上做文章,
明清仕女画柔弱之风形成的思想根源
作者: 李琰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儒家思想   病态美   清朝   艺术风格   女性人格   女性形象   仕女画  
描述: 儒家对女性人格在精神上的摧残,势必会导致肉体上的摧残,必定会在文艺中有所折射,特别是在具有直观性特点的绘画中。如果说依附、顺从、卑弱等儒家女性人格观是一种纯粹的理想,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缠足”、“养瘦马”就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兑现,而中国画中特有的“削肩仕女”形象则是它们导致的变态审美的体现,是懦家女性人格观对女性形体的摧残绘画艺术中的折射。
世俗与雅趣交相辉映——谈明末清初以来的仕女画
作者: 余輝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世俗女性   明代中期   表现内容   艺术风格   题材   雅趣   女性形象   仕女画   容美  
描述: 仕女画是人物画的分支,它最能反映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审美观,特别是对女性形貌、气质的审美认识,往往折射出这一时代人们的审美趋向和精神面貌。 唐代以张萱、周昉为代表的造型丰腴、设色华贵的仕女画风,传至元
试论仕女画的风格传统
作者: 敖英   来源: 艺苑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男性形象   郭若虚   文学作品   传统人物画   妇女生活   女性形象塑造   风格差异   风格特征   仕女画  
描述: 在传统人物画中有一类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通常被称为仕女画。实际上仕女画这个概念与它事实上所指示的内容之间有一些出入,或者说在不同时代它的含义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当我们研究绘画中女性形象的风格差异的时候
王叔晖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
作者: 林阳   来源: 连环画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王叔晖   生死牌   人民美术出版社   《花木兰》   《西厢记》   《孔雀东南飞》   《王昭君》   仕女画   古代文学作品  
描述: 她在连环画《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牌》《杨门女将》及单幅人物画《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等作品中描绘了一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及古代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代表作《西厢记》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她为我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称得上是当代工笔仕女画第一人。
彩瓷仕女画的意蕴美
作者: 胡继芳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生活场景   中国传统绘画   长沙窑   人物画   唐代   仕女形象   审美价值   仕女画   瓷器  
描述: 仕女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属人物画的范畴,它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并以此反映当时的社会内涵,传达特定的艺术韵味和审美价值.仕女画作为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画中女子体态饱满,肌肤
李鸣笔下的工笔仕女画
作者: 杨先让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女性美   美术系   中国传统   艺术大师   面貌   艺术形象   作品   仕女画   女性人物  
描述: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工笔仕女画在千人一面的局面中,艰难地走出几位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们是王叔晖、任率英、潘洁兹、刘凌沧等。不久,由全国各地美术院系培养出来一批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青年画家,如雨
古代仕女画概论
作者: 单国强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仇英   唐人   费丹   改琦   士女   画家   人物画   仕女形象   仕女画   贵族妇女  
描述: 仕女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属于人物画的范畴,但由于它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并通过塑造优美动人的妇女形象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传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作品在题材内容、思想内涵、创作方法、表现形式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