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病态美】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及其生活空间的建构与表达——以四大木版年画为考察中心
-
作者:
王凤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美
木版年画
女性
性别意涵
-
描述:
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题材及民俗功能一直备受民众关注与青睐。“仕女画”是年画重要的题材之一,其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为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形象及其生活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不同文化载体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亦有不同,年画中的女性形象不仅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表现,同时也成为“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古代礼俗中男性观看女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仕女画”成为男性视觉欲望消费的对象。因此,文章以木版年画作为文本,在呈现中国古代女性生活的同时也窥探其中所隐含的性别权力关系。
-
从“以形写神”看清代仕女画
-
作者:
张彤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仕女画
病态美
以形写神
-
描述:
“以形写神”作为顾恺之的重要美学思想,形神兼具是人物画的灵魂。而在封建制度发展到相当成熟的清代,人物画特别是仕女画也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清代的仕女画在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优雅、纤弱、幽郁的女性形象,给人们一种落寞哀愁的感觉,在封建礼教的苛制下,女性形象被弱化来衬托男性的强大,以修颈、柳腰、削肩、长脸、细目、樱唇为特征的审美形态在清代极度盛行;而“以形写神”美学思想在清代仕女画中有了极大的体现,仕女的妆容、造型等方面通过“形神”的塑造来使当时的人文士大夫达到他们所欣赏的女性形象。这种“病态”的审美形态反映
-
别样诠释的美——对《挪威的森林》中直子形象的分析
-
作者:
魏建亮
王小婧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子
病态美
诗意美
-
描述:
直子是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身上具有两种独特的美——病态美和诗意美。也正是这两种美的凝合以及她对死亡的异视角观照使她在女性形象中魅力窦生,成为又一个美的艺术典型。
-
论《细雪》中女性形象的病态美
-
作者:
王毓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
病态美
疾病
隐喻
女性形象
-
描述:
"病"是研究《细雪》的重要符号之一。论文将从符号学美学的视角出发,围绕"疾病"与"病态"的隐喻展开论述,分析妙子与雪子的女性形象,探讨《细雪》中病态美的存在样式。
-
明清仕女画的特征
-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羸弱
幽郁
明清仕女画
-
描述:
仕女画发展到明清时期,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固定下来,塑造了具有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此类审美倾向风行于整个明清画坛,除陈洪绶、吴昌硕等少数大家能跳出窠臼自创一格,多数画家均以此作为创作导向,遂形成了明清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要特征的仕女画风。
-
海派作家笔下的肺结核病人
-
作者:
韩冷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阉割焦虑
海派小说
病态美
现代性
肺结核
-
描述:
从西方浪漫派开始,肺结核病被想象成一种爱情病。肺结核病人往往被描写成浪漫、温情、执着、优雅、多愁、善感,大部分是具有艺术修养的人。浪漫的肺结核疾病意象,多表现在女性人物身上,而男性患者则被描绘成暴躁、肮脏和可怜的。关于女病人海派作家延续了林黛玉病态美的传统审美旨趣。同时,病人形象是男性知识者无法改变生存处境,无力抢夺心爱的女性的一种阉割焦虑的心理体现。张爱玲塑造了一个异质的女肺结核病人的形象。川常不仅仅是作家弃儿情结的反映,它反映了新女性在独立之后无所依托的孤独感。
-
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分析
-
作者:
高鹏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阳刚
女性文学
审美流向
-
描述:
女性文学在进行二十世纪后,基本分为五个时期,即“五四”时期,30至40年代时期, 50至70年代时期,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90年代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手法,审美趋向,探讨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变化。
-
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分析
-
作者:
高鹏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阳刚
女性文学
审美流向
-
描述:
女性文学在进行二十世纪后,基本分为五个时期,即“五四”时期,30至40年代时期,50至70年代时期,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90年代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手法,审美趋向,探讨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变化。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流变与发展
-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病态美
阳刚美
女性文学
阴柔美
-
描述:
2 0世纪的女性文学可分为五个时期 ,即“五四”时期 ,30至 4 0年代时期 ,5 0至 70年代时期 ,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 90年代时期。从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创作入手 ,探讨了女性文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审美特征 ,以及它在2 0世纪的整体运行轨迹。
-
明清仕女画柔弱之风形成的思想根源
-
作者:
李琰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
儒家思想
病态美
清朝
艺术风格
女性人格
女性形象
仕女画
-
描述:
儒家对女性人格在精神上的摧残,势必会导致肉体上的摧残,必定会在文艺中有所折射,特别是在具有直观性特点的绘画中。如果说依附、顺从、卑弱等儒家女性人格观是一种纯粹的理想,那么现实生活中的“缠足”、“养瘦马”就是理想在现实中的兑现,而中国画中特有的“削肩仕女”形象则是它们导致的变态审美的体现,是懦家女性人格观对女性形体的摧残绘画艺术中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