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福尔赛世家》的家族小说特征
作者: 朱云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福尔赛世家   家族小说   体裁   母题   故事模式   人物形象  
描述: 本文通过将《福尔赛世家》与《喧哗与骚动》、《红楼梦》、《家》、《百年孤独》等作品作出比较,试图论证家族小说四个方面的特征:长篇的体裁特质;开创——守成——衰亡的故事模式;家长式的男性形象与附庸型的女性形象;家族挽歌的母题意蕴。
新世纪湖北作家底层写作浅探
作者: 谢琛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底层意识   底层写作   叙述模式   地域色彩   湖北文学   人物形象  
描述: ,研究文本中出现的底层人物形象系列。他们分别是:农民与农民工形象系列、城市小市民形象系列、底层女性形象系列、基层
丁玲和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比较
作者: 夏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女性意识   反抗意识   主题意识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他们都在近现代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通过对其各自时代最为切实的问题——人间问题的揭露和阐释形成了两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本身作为女性的她们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小说中对她们的命运进行集中描写的同时试图为她们指明出路。 丁玲和姜敬爱互相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她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于人间问题,特别是女性问题进行了集中描述,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
属下能说话吗?--《灶神之妻》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谭恩美   《灶神之妻》   主题思想   美国华裔作家   人物形象  
描述: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在1989年问世以来,获得多个奖项,好评如潮。1991年,她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该书又一次轰动美国文坛,获得美国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欢迎,并进一步确立了谭恩美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灶神之妻》,指出第一代华裔妇女温妮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处于“属下阶层”,受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无力为自己说话。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妇女的知识分子谭恩美有责任在主流文化中寻回被掩盖的声音,为她们发声。 这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中包
自我认识和个性发展过程:用荣格理论分析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尼娅》
作者: 郭勤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我的安东尼娅》   荣格理论   小说创作   薇拉·凯瑟   人物形象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尤以其内布拉斯加州小说而著称于世,其中包括《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尼娅》和《云雀之歌》。《我的安东尼娅》是其最著名的一部小说。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薇拉·凯瑟的小说,其中包括女性主义角度,文化角度等。本文试图运用荣格理论来分析《我的安东尼娅》这部小说,以他的个性化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吉姆·巴登完整的个性化过程。 本文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中间四个章节分别对应荣格的个性化理论的四个步骤。个性化的第一阶段,认识阴影。在小说中,吉姆性格中的两个阴影体
《笠翁十种曲》女性形象的审美文化阐释
作者: 骆兵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艺术效果   文化阐释   故事情节   女性形象塑造   戏曲故事   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  
描述: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不乏女性。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是剧作家反映社会生活、演绎故事情节、熔铸作品主题,强化艺术效果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戏曲作品思想价值的大小、艺术品位的高低、观众接受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剧作家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圆缺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多元化解读
作者: 朱冬梅   来源: 中学生语数外(教研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角度   教师   文学作品   多元化   路瓦栽   个性化解读   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   引导学生   人物形象  
描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最为丰富,教材中所选的文学作
《走西口》女性人物评论
作者: 庞冬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演员表演   情感历程   自我控制   女性形象   人物评论   人物形象   《走西口》  
描述: 作为一部年代大戏,《走西口》毫无疑问具备了所有看点,曲折感人的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个性丰满的演员表演。剧中的几位女性形象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美丽坚强、善良朴实、坚贞隐忍,却磨难
1980年代的青春与精神书写:评于晓丹长篇小说《一九八○的情人》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中国作家   叙事方式   正文   小说文本   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毛榛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让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翻开《当代》杂志2009年第2期之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居然会是于晓丹的长篇小说《一九八○的情人》。于晓丹,哦,这个于晓丹就是那个我记忆中的于晓丹么?没问题,应该是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总觉得于晓丹这个名字,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那难忘的
旦本元杂剧婢女燕燕形象分析
作者: 冯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作家   元杂剧   杂剧创作   婢女   旦本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戏曲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观众,元杂剧的较多作品在这方面的创作都是成功的。而女性形象的塑造,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较以往各代丰富。研究元杂剧,其女性形象永远是一个无法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