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我”的缺席与在场——从《作女》、《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看当代女性文学中的自审意识
作者: 兰岚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卓尔   自审意识   毛榛  
描述: 在现代女性意识中,对自审意识的追求是健康的女性观中的重要因素。《作女》中的卓尔和《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的毛榛两位女性形象,其自审意识的有无则显现了不同的女性观。
呼唤爱情的绝响——徐坤“爱情祭坛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解读(之一)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平等关系   三部曲   离家出走   陈米   爱情   女性形象   毛榛   女性生存   徐坤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徐坤是一位女性精神文化的探寻者。她以清醒的女性主体意识,执著潜入女性生存命运的双重境遇里"夜航",洞察女性成长经验与生命的本质意义,塑
1980年代的青春与精神书写:评于晓丹长篇小说《一九八○的情人》
作者: 王春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中国作家   叙事方式   正文   小说文本   小说作品   长篇小说   毛榛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让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是,翻开《当代》杂志2009年第2期之后,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居然会是于晓丹的长篇小说《一九八○的情人》。于晓丹,哦,这个于晓丹就是那个我记忆中的于晓丹么?没问题,应该是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总觉得于晓丹这个名字,对于那些曾经经历过那难忘的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