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新女性”形象建构
作者: 李永东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政治话语   上海   文化形象   艺术作品   身体修辞   电影艺术   新女性  
描述: 五四时期"新女性"概念边界清晰,20世纪30年代新女性进入重构阶段,"谁是真正的新女性"不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关于影片《新女性》的讨论,证明了"新女性"的界定充满争议。这一形象重构,折射了30年代中国的现实矛盾和思想动向,具有政治、文化、审美的多重意义。其身体修辞两面讨好,既与政治意识合谋,又与洋场趣味联欢。
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王宝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中国电影   男性文化   自我意识   改革开放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商业化大潮第一次冲击了中国内地。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内地电影中,女性文化不再缄默于男性文化的女性规范,女性的自我意识日趋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她们意识形态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郭珊珊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中国电影   导演   年代   女性意识   电影创作   解读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法国著名导演弗朗素瓦·特吕弗曾深有体会地说过:“电影是女性的艺术”。的确如此,电影作为人类表达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它的叙事从未离开过女性这一话题。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曾经历过一次历史的辉煌。电影
出走的娜拉与女性形象解读——兼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新女性的出走
作者: 王鹤翔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妇女解放   新文化运动时期   娜拉   《玩偶之家》   中国新文化   四十年代   形象解读   现代文坛   易卜生  
描述: 易卜生与中国的娜拉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娜拉终于选择摔门离家而去,那“砰”的一声关门声定格在舞台的终场,犹如敲响的警钟,震颤着多少虚伪的“玩偶之家”的家长以及冷漠的看客们。同时也像滚动的春雷从遥远的北欧一直响到中国,震荡着20世纪初的中国文坛,叩响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门。“娜拉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妇女解放的楷模,易卜生也成为中国文学革命和妇女解放的象征。”于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文坛、剧坛作家纷纷效仿《玩偶之家》,创作出;了一大批中国的娜拉式人物,文化界由此掀起了一
抗争与宰制——电影《孔雀》、《世界》和《青红》的女性形象表征
作者: 李道全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节   第六代导演   孔雀   表征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花木兰   中国女性   世界  
描述: 今年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频繁亮相:顾长卫的《孔雀》获第55届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青红》接着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同为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作品《世界》也有幸作为"2004年
光影记忆: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郭红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电影   黄健中   张暖忻   《甲方乙方》   形象解读   男主角   徐静蕾   女性社会地位   人生价值观  
描述: 在中国的传统意念中,女性扮演着温柔体贴、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角色。在我们生活的当代,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使得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价值观。从现代的中国电影
云想衣裳花想容——漫谈中国电影女演员
作者: 赛人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衣裳   中国电影   范冰冰   汤唯   新生代   台湾地区   女演员   女性形象  
描述: 起意请赛人老师作文,在于有感当下男女演员的严重断档——女演员尤其如此。以台湾地区为例:新生代里郭采洁、陈意涵、张榕榕仍是走最惯常也最安全的小女生路线。桂纶镁这几年,力图突破戏路,接演的不少心理阴暗的女性形象,但成效不大。另外,文中本来还要说说郝蕾、汤唯和范冰冰,但她们都曾在电影里坦露过自己的身体,或是遭遇过或轻或重的变故,笔者不忍发声,只嘱托编辑送上祝福,愿她们未来走得更远。
“烟花女儿翻身记”:两部禁娼电影中的女性表演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张一玮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化特质   社会运动   妓女改造   电影史   改造活动   改造运动   中国城市   新政权   现代性特征  
描述: 《烟花女儿翻身记》是有关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取缔妓院和改造妓女的纪录影片,影片与同一时期制作完成的故事片《姊姊妹妹站起来》形成颇具意味的对应关系。两部电影的现代性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均通过文本内外的妓女形象与表演行为得以展现。其中肢体、面容、声音等多个层次上的女性表演,以及创伤、规训、身份等多个文化议题,因应并配合新中国城市中开展的社会改造运动和思想改造运动。在这两部影片的叙事脉络中,妓女是旧中国受压迫女性的缩影,她们因新政权的建立而转变为被解救和教育的对象,通过教育与改造活动被塑造为新中国意义上的“新女性
走出伊甸园: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孙蕾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题材   中国电影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伊甸园   三十年代   影片   四十年代   女性问题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梳理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中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特别是通过女性对家的困惑、迷失或觉醒,来看“家”这一命题如何成为中国妇女题材影片的缠绕性命题。通过分析20至4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对“家
沪上“八大女明星”与丁玲的“梦珂”
作者: 吴晓东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珂   《人间世》   中国电影   叶秋心   印刷有限公司   阮玲玉   女明星   电影画报   沪上   软性电影  
描述: 1934年秋,上海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为当时影坛红极一时的胡蝶、阮玲玉、王人美、陈燕燕、袁美云、叶秋心、黎明辉、徐来等八位女明星,各出版一本《中国电影女明星照相集》,与良友公司的《良友》画报常以女性
< 1 2 3 4 5 6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