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爱情的失乐园——女性文学角色定位及误区
作者: 朱彤   来源: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曲线   爱情理想   心理成因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角色定位   蒋子丹   陈染   林白   社会内涵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对爱情主题的态度及其发展趋向颇值得玩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作家通过爱情主题所传导的深刻社会内涵及其心理矛盾。可以看到,自"五·四"至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爱情主题呈现出奇异的发展曲线,反映出女性文学对爱情之追求与幻灭,对其分析可揭示这种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从而指明女性文学在爱情描述方面对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历史地位及其缺失。
从当代女性文学审美视角的嬗变看女性的解放
作者: 罗翠梅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嬗变过程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中国女性文学   解放   审美视角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创作,有新生期的欢悦,成长期的艰辛,也有嬗变过程中的兴奋与困惑。在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审美经历了由单一到多元,由清丽到深沉,由优雅到冷峻的曲变过程。就当代女性文学整体而言,作品除了对女性美学传统的继承外,其审美视角的嬗变也十分显著。本文试从当代女性情爱性爱小说创作中审美视角的变化来反观女性思想解放的历程。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父权制社会   男性中心意识   父权统治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研究   知识女性   文学理论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文坛,伴随着女作家创作的繁荣,出现了一个对多数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概念:女性文学。什么女性文学?怎么不来个男性文学?有的女作家对称自己为“女作家”也很反感。据30年代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话》云,当年张若谷编《女作家》杂志,也遇到过类似的质问:你何不再编一份《男作家》?谭氏感慨道:“夫女性而成为问题,女性之不幸也;为男性者,当本‘同为人类、悲乐与共’之旨而扶掖之,赞勉之。今乃不此之务,反从而非嗤之;若昔张若谷氏编杂志《女作家》,或讥其何不另编《男作家》而只取悦女性。鸣呼,有见此书而
发出“我”的声音: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中的叙述声音
作者: 宁凡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策略   文化意义   后经典叙事学   中国女性文学   文本分析   20世纪90年代   “我”   叙述声音  
描述: 在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指的是虚构叙事作品中声音之所由。它既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时至今日,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叙事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面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的问题,它必定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一、叙述声音之于20世纪90年代
中国女性文学的范围界定:从概念之争谈起
作者: 戴兴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范围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创作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范围界定   概念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是个没有达成共识的概念,学界对其研究范围界定也存在分歧。因此研究者们摇摆在"妇女文学""女性书写""女性写作"等术语之间。有人把这些术语作为同义词交替使用;有人使用相同的术语,所指内涵却不同;有人所做研究相同或相近,所用术语却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将以概念之争谈起,探讨其研究范围的界定问题。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介绍
作者: 廖冬梅   董慧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原市   文学界   知名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高校   文学教材   学术研讨会   山西省  
描述: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9-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中地的六十余位知名作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整个女性文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意义的反思与价值的重构:评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
作者: 张福贵   韩文殊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石评梅   中国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女性主义   革命加恋爱   蒋光赤   作家群   文学批评方法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常彬著,人民出版社,2007由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一书是常彬教授的又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阎纯德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20世纪   女作家   女性主义文学   身体书写   中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是和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道路相伴随的。从秋瑾开始,一代代女作家在时代召唤下,创作了丰富多采的中国女性文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前进和妇女自身的解放。这条女性文学之路是曲折而广阔的。仅仅用横移过来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尺度,是不能客观、全面地估量我国女性文学的实绩的。中国女性文学应容许不同风格、流派的繁荣发展,但应与猥琐、龌龊、阴暗、低俗绝缘
觉醒的振奋:“五四”女性文学的发生及特征
作者: 章琼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新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文学   觉醒   个性解放   权利   传统家庭伦理   庐隐   五四  
描述: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女作家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虽曾出现过诸如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等知名才女,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因女性被束缚在政权、神权、族权的强大牢笼中,丧失了女性的尊严与权利,在男权话语占绝对支配力的社会环境中,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其不过是男性中心文学传统的附庸而已,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中国女性文学是在狂飙突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勃然发生与兴起的。始于1917年的新文化运
意义的反思与价值的重构:评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949》
作者: 张福贵   韩文殊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出版社   学术专著   中国女性文学   话语流变   西方女性主义   价值   本土化   文学批评方法  
描述: 由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一书是常彬教授的又一部学术专著。全书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基础上,力图进行本土化的实践开拓,从中国女性文学的发生讲起,将中国女性文学兴起、发展、繁盛直至消匿的起伏曲折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史的梳理与成因探源。
< 1 2 3 ... 9 10 11 ... 22 23 2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