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严歌苓】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 条
-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女性书写策略探析
-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自我书写
书写策略
文学秩序
审美规范
寡妇
严歌苓
女性主义
现当代
-
描述:
在近些年的女性文学秩序中,严歌苓是处在令人关注的位置。她打破了中国现当代女性自我书写文本中单一、封闭的审美规范如女性唠叨和幽怨,小女子散文式的自恋和自得,决绝的女性主义姿态,创设了已被众多评者/读者注意和认同的独特的女性书写策略。
-
《扶桑》的人物表征与东方主义文化对应
-
作者:
李晓华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对应
《扶桑》
东方主义
叙述者
后殖民主义理论
“被看”
文本
人物表
严歌苓
文化帝国主义
-
描述:
严歌苓在海外华人作家中颇负盛名,2002年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的《扶桑》①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力作,从1996年国内出版以来,不断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以往研究文章中,对作品的阐释注重作者的视界或原创的视界,通常着眼在三个层面:其一,从表层把《扶桑》定位为单纯的移民文学或女性文学,“《扶桑》不仅直面新移民人生,而且有对早年浪迹到美洲大陆华人女人传奇性经历的内心困惑探索,颇富隐寓性。”②其二,从中性层面解读为“跨边界经验的文本”,“在性别、国别、文化的边界之间寻找涵容更多更深的经验感受的叙述领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