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严歌苓】搜索到相关结果 222 条
-
《小姨多鹤》:荒芜之地收获的饱满多汁
-
作者:
黄亚明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与世界
人性
破碎
荒芜
小环
多汁
作品
女性形象
收获
严歌苓
-
描述:
连续剧《小姨多鹤》的上映,提示人们,在当代汉语写作里,严歌苓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她的特别,在于那些在她作品里鲜活的女性形象,和这些形象背后,直抵灵魂让人震颤乃至震撼的人性描摹与智慧的思考。更让你讶异的是,在严歌苓速度不慢的写作里,那些女性形象都是个性鲜明的"这一个"。《小姨多鹤》里的"日本遗孤"多鹤、《扶桑》里不哭不笑不闹的扶桑,都以其独特的角色魅力让阅读者过目难忘。严歌苓,并不自觉地要去写城市或乡村破碎的点滴,她只想写活色生香的人,但因为女人与世界的瓜葛,她常常是在
-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剖析
-
作者:
彭莉
来源: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化
生活经历
女性人物形象
海外华人作家
严歌苓
小说
知识分子家庭
著名作家
-
描述:
一、前言 严歌苓是公认的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因为其丰富的生活经历,她的作品对东方和西方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阐释。1957年严歌苓生于上海。父亲是著名作家,母亲是演员。虽然童年时期正经历着文革,但是在知识分子家庭的环境下,她还是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
地母·佛性:严歌苓小说中“扶桑”、“葡萄”形象探析
-
作者:
马炜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女人
旅居海外
佛性
地母
陈思和
社会历史环境
传奇人生
愚昧落后
严歌苓
小渔
-
描述:
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向来以塑造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见长。她的小说特别是长篇大部分以女性为主人公,从早期的《一个女兵的悄悄话》、《雌性的草地》,到旅居海外后的《扶桑》、《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等作品,她始终关注女性在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的生存状况和命运际遇。《扶桑》讲述一百多年前美国旧金山华人妓女扶桑的故事,《第九个寡妇》讲述中原地区一个叫王葡萄的寡妇的传奇人生,跨越
-
《陆犯焉识》:不容忽视的混乱
-
作者:
侯玲宽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队长
细节
社会变迁
混乱
人物描写
葫芦
作品
知识分子
颠覆性
严歌苓
-
描述:
《陆犯焉识》是严歌苓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严歌苓在此一改其擅长的女性人物描写,转而关注知识分子在几十年社会变迁中的磨难和精神际遇,《陆犯焉识》因此又被视为严歌苓创作史上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转型之作,严歌苓称这是她这么多年来写得最吃苦的,但是也是最满意的一本书。严歌苓素来以细节书写见长,陆焉识、恩娘、婉喻等形象正是在诸如口吃、哭功、电影、衣料、送饭等细节中成功建构起来的,
-
近年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研究观察与思考
-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观察与思考
女作家创作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诗学建构
身份认同
严歌苓
审美阐释
-
描述:
进入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表现极其活跃,尤其是海外华文女作家的创作,整体上呈现出一个积极的上升期,而作为海外华文女作家群体本身,也表现出极为自许的兴奋状态,这自然极大地吸引了国内学界的眼光,顺理成章的,对海外华文女性文学的研究更是应声而出;也日渐受到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广泛关注。
-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气质与风韵: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评说
-
作者:
徐肖楠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王安忆
叙事界限
郑袖
中国女性文学
小说写作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写作
女性写作
严歌苓
-
描述:
2011年度中国女性文学奖于2012年3月29日评出,由此次获奖作品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一种气质和风韵,也可以由此看出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和现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呈现为:1、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流风格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次获奖的王安忆、方方、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至上世纪90年代,
-
告别性别“战争”寻找人类精神“原乡”——对“她世纪”中华女性文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鉴赏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男权文化
审美个性
身体写作
杀夫
原乡
世界女性
西方女权主义
陈染
严歌苓
-
描述:
本文是站在文学"她世纪"的起点上,对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华女性文学进行回眸与反思、观察与分析。以国内与海外女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例,论述当代中华女性文学发展与性别、商业、消费的多重复杂关系。重新审视男权文化"性别怪圈"对两性造成的心理压抑,西方女权主义与性别理论的局限造成的断裂、错位与遮蔽。进而从中华女性文学的深层关联、精神互动与审美个性中,发现其新生态、新走向、新愿景,以及对世界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
-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女性意识
中国女作家
女性话语
陈染
女性写作
话语实践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严歌苓
-
描述: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对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再思考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权文化
文化反思
女性话语
女性文本
女性写作
话语实践
性别意识
严歌苓
徐小斌
-
描述:
对九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再思考
-
不曾遁走的“遁走曲”与不可辜负的旧梦——兼评《遁走曲》与《浮生旧梦说连环》
-
作者:
叶李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世界
乡土世界
小说叙事
女性主义批评
写作姿态
散文写作
女性写作
性别身份
耕云记
严歌苓
-
描述:
这个小辑是"湖北女作家研究"专栏的继续,本辑评论的对象朱朝敏、蔡小容都是创作有年,成绩不俗,在省内外崭露头角的女作家。在女性主义批评流行乃至泛滥之后,一提起女作家或者女作家的作品,在走近并走进她们的心灵世界与文学世界之前,女性文学、女性写作立场、性别身份、性别话语等等诸条大道似乎早已预先铺设在那里,从读者通向写作者、从阅读通向评论——仿佛无需经历任何崎岖阻碍、探问摸索、山重水复而至柳暗花明,对于心灵地图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