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世纪末】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
世纪末的女性言说——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简论
-
作者:
曾利君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言说
中国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末 ,中国女性文学出现了缤纷多彩的言说 :或者关注人的世俗生存 ,细说种种“烦恼人生” ;或者审视商品经济时代的现实 ,执著追问“情为何物 ?” ;或者对“家务事”、“儿女情”说长道短
-
世纪末俄罗斯小说的“泛化”现象种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小说现象观
-
作者:
张建华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泛化
俄罗斯
小说
-
描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小说创作存在着“泛化”现象。根据作品的审美对象、精神取向和题材内容,可以把小说“泛化”现象的特征归为四点:反思文字的消疲、都市文学的发展、女性文学的崛起和通俗文学的繁荣。导致“泛化”的原因是国际间文学、文化的交流,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创作方法的多元化。小说的泛化现象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二十一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发展。
-
世纪末中国文学病态论
-
作者:
庄若江
来源:
江南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
世纪末
文学
批评
-
描述:
本文以宏观和俯瞰的视角,对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作了一次回观和审视.对文学发展中呈现出的诸钏病态提出了尖锐的、中肯的批评,如文学对“道”的放弃,文学家中缺乏“思想者”,文学创作对“底层”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注以及女性文学内质的退化弱化等等,并对其产生的恶果及原因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指出文学家在面临危机与挑战时应有的姿态与选择,指出文学的生存发展除了受到社会外力的作用外,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
-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纪末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世纪末的三个女性
-
作者:
薛敏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世纪末
日常生活
女性
-
描述:
在张爱玲笔下,那么繁复、美丽的,真的是“世纪末华丽”的世界,是非常女性观点的;而她在题材上所处理的日常生活的琐事,的确也开启了另外一个女性书写的世界——不见得非要像男作家一样写战争或伟大的社会事件
-
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小说生成——女性文学论说之四
-
作者:
沈嘉达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小说生成
世纪末
性别冲突
自身经验
理想与现实
-
描述:
上个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小说生成 ,一是源于性别冲突 ,二是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三是基于对女性自身经验的扩写。本文对女性作家小说生成理念的大致归纳 ,对把握世纪末女性作家之创作具有一定的价值。
-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女性意识
中国女作家
女性话语
陈染
女性写作
话语实践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严歌苓
-
描述:
世纪末女性文学话语的突围与陷落
-
世纪末的女性观
-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纪末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文学
历史形态
生存状态
女性主义写作
女性命运
女性写作
女性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对于“女性主义”的理解,应该说到了人们应该打破男女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时候了,它不应该仅为一个政治性概念.我更愿将它当成一个文化性概念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针对男权文化的政治、暴力、争斗……,女性文化却是虔敬、温馨、羞涩、甜美、和睦,以趋于人性完善为旨归.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自我精神拯救的一种途径.翻过一个世纪的女性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探寻到,在这百年中,女性是如何在历史形态与现实境遇中自我定位;如何在那些已被同化或者说仍在异化的因素中重新寻找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从而形成女性自主品格的精神历程.
-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作者:
谢廷秋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世纪末
女性主义文学
同性恋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审父
价值目标
-
描述:
早衰心态:从《私人生活》看世纪末女性文学动向
-
世纪末华丽苍凉消逝之后
-
作者:
马念生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史
张爱玲
世纪末
室内空调
营养状况
女作家
心衰竭
现代文学
女性文学
海派文学
-
描述:
中国现代小说挺奇美的一页,悄悄划上了句号。 这些日子,两岸三地乃至海外,悼念之声声声化为文 字,见诸报刊,不啻珠玑。兹就所见,摘要综述于下: 忽然传出的噩耗 张爱玲的死耗中秋前夕(9月8日)传出。第一个发现她的遗体的是张所住公寓的中东裔经理艾莉塔·伊芙雷。她因张年迈且单身,平常就格外留意张的情况。事发前数日,她忽然警觉:“有两、三个星期没有见到那位清瘦的东方老太太了!”遂留一张字条在张居所门上,又打电话企图与张联络,均不得要领。8日中午12时,她不得不以自备钥匙开门,看到张盖着毯子,躺在灰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