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紫色》 】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论小说《紫色》中的姐妹情谊
作者:
王峰灵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紫色》
人物形象
姐妹情谊
描述:
姐妹情谊是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试图以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中的姐妹情谊为切入点,更好地解读这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人物。
《紫色》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作者:
徐晔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紫色》
觉醒
抗争
描述:
影片《紫色》改编自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同名小说,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黑人题材的电影。影片以茜莉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刻画了一批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奋力抗争的黑人女性形象。但影片并没有简单止步于种族问题,而是升华至人性与尊严、亲情与爱情,从家庭层面描写了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并带领整个种族上升,从而成为作者"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奏响生命的新乐章:《紫色》主题探析
作者:
米晓媛
来源:
校园英语(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艾丽丝·沃克
描述: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乃至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成为引导美国黑人文学的新潮流。她的代表作《紫色》是一部以刻画黑人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由麻木顺从到寻求自我的转变,变现了作者对于对于反种族主义斗争与反性别主义斗争的呼吁。本文主要从两性关系、种族矛盾、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来深刻剖析《紫色》的主题内涵。
由《紫色》浅谈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
作者:
席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紫色》
艾丽丝·沃克
描述:
艾丽丝·沃克被认为是近年来在美国文坛中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受女权主义的影响,她把争取种族的平等和妇女解放作为终身的事业,她在她的小说和文学评论中提出了"妇女主义",这个概念既受到了美国黑人权利的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这两大运动思想体系反叛。那种完美主义的妇女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沃克的艺术创作之中,其中尤以《紫色》为突出代表,《紫色》充分显示了妇女主义思想的内涵,并且对黑人妇女求平等、求解放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从文学文体学的视角看小说《紫色》的主题分析
作者:
张颖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策略
《紫色》
叙述视角
描述: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为黑人文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其语言之独特,叙述视角之别具一格,另其主题之鲜明,实为黑人女性文学之典范。因此,文章从小说《紫色》的语言策略及叙述视角两个方面分析其主题意义及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并以此来阐释其文学价值。
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看《紫色》中黑人女性主体性构建:From Bakhtin’s Dialogue Theory
作者:
徐姣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建构
《紫色》
艾丽丝·沃克
巴赫金对话理论
描述:
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是美国文坛上最具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小说《紫色》以其独特的书信体形式及鲜明的女性形象,感人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有研究价值。本文着重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阐释《紫色》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性构建。黑人妇女被称为“世间的骡子”,深受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紫色》通过揭露和颠覆强加于其身的无语,通过对话完成了自身的主体性构建和独立自我的成长,群体间的交流也唤起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人公顽强不屈地追寻自我,打破了人与人,人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A Case Study of Chinese Versions of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作者:
黄梅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紫色》
翻译策略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研究开始关注包括译者生活背景,经历,政治信仰,社会影响等在内的很多会影响翻译结果的外在因素。译者性别也被纳入考虑范围,开始受到翻译学者的重视。女性与翻译在各自权利体系中低下卑微的地位使翻译与性别问题不可避免的结合,由此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应运而生。翻译研究的领域里不乏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出现为包括译者主体性研究在内的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延伸了翻译研究的外沿。本文以艾利斯沃克的女性主义著作The Color Purple的三个中译本为例,从女性主义
显化思维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以《紫色》两译本为例
作者:
刘圆圆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显化
《紫色》
艾丽斯·沃克
描述:
“显化”(explicitation)的概念首先由Viany和 Darbelnet 提出.他们将其解释为“把原语文本中只是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但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的信息添加到目标语之中的过程.”(Klaudy, 2009:104)由显化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原语文本还是目标语文本中,都是由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构成的.因此,翻译的过程就不单单是对字面意思的翻译,更多是译者去揣摩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根据Klaudy对显化的分类,显化分为:强制性的,选择性的,语用的,还有翻译过程内在的显化.因为翻译过程内在的显化属于翻
从《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形象设置探析沃克的“妇女主义”
作者:
宋明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族平等
妇女主义
威尔斯
妇女文学
《紫色》
美国佐治亚州
女权主义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民权运动
描述:
艾丽丝·沃克于1944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17岁进入斯帕尔曼大学学习,时值美国的民权运动蓬勃发展时期,沃克随即投身于反对种族歧视、争取种族平等的运动之中,十多年后她在任教的威尔斯利大学首设妇女文学的相关课程与研究,并担任《女性》杂志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