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3 条
-
城镇化视角下的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张新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镇化
城市与乡村
贾平凹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城镇化”为观察视角,通过对贾平凹的《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秦腔》、《土门》、《高老庄》、《带灯》等六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解读,探讨她们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变迁中的生存状况、人格嬗变以及精神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在不断发展,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乡村的影响是深刻的。贾平凹八十年代以来的作品,大部分是以“乡村”为主要描写对象,其内容主要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中国乡村自然景观的衰微和被侵蚀。具体表现为乡村风貌的变异,城市印记的增多,乡民生活状况的囧态,农民物质欲
-
伊赫桑·阿卜杜·库杜斯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观
-
作者:
马小兰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拉伯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
描述: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1919—1990年)是埃及著名的当代作家,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六百多篇小说,出版了四十余部中、长篇和短篇小说集及政治杂文集,其作品反映了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真理和自由的不懈追求,对埃及乃至阿拉伯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二十世纪的埃及在一系列变革中缓慢前进,各种社会思潮迭起,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给人们的思想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作家伊哈桑则积极投身其中,并一直以笔为剑,与社会不公等现象进行坚决而不懈的斗争。他的短篇小说更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埃及女
-
解读中篇小说《妮摩拉》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康宇歌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列姆昌德
妮摩拉
女性观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普列姆昌德是印度近现代文学的先驱和进步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印地语小说之王”。在印度,女性是受歧视、被压迫的群体,是普列姆昌德的重要描写对象之一。在普列姆昌德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中,中篇小说《妮摩拉》是十分优秀的一部,它是作者惟一一部以女主人公名字命名的中长篇小说。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研究状况及研究方法,正文主体论述,结语对本篇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正文分为三部分对《妮摩拉》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普列姆昌德的生平与创作以及《妮摩拉》的
-
《十日谈》与“三言”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
-
作者:
杜颖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日谈
独立
智慧
自我意识
勇气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三言
-
描述: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冯梦龙的“三言”一直都是文学比较中颇受大家钟爱的话题,两部作品在时代背景、故事来源、情节架构、主题意旨以及思想观念诸方面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各自成为东西方启蒙文学的先驱。其中的女性角色也以其鲜明的性格和形象吸引了很多的目光,但对女性角色的解读多数集中在其爱情观和家庭生活中。本文以女性自我意识为立足点,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她们在社会、家庭、爱情生活中自我意识的表现。
-
德国浪漫主义的一面镜子—佩罗与格林童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
作者:
高丽娟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论
格林童话
社会历史影响
女性形象
-
描述:
2012年12月20日是格林童话第一版出版200周年纪念日。如今,格林童话已被译成160多种语言,其1812年的手稿在2005年被纳入世界文献遗产。格林童话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我们长大后对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正如在其他的传统童话中一样,女性在格林童话中也是最频繁出现的角色。她们的容貌通常都很美丽,故事也常常以一场幸福的婚礼结束。但是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男权主义社会对童话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她们总是处于被动、被支配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扬这样的错误观点:女性只有美丽、顺从、
-
走出女性的“他者”地位—解读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颖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他者
女性角色
弗兰纳里·奥康纳
受害者
-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这个名字在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史上一直闪耀着迷人而耀眼的光芒,她被公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尤其是她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发表,更是确立了她在短篇小说领域的大师地位。国内外批判界对奥康纳小说中的宗教主题、南方文学色彩、怪诞以及暴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常常忽略了其小说中的女性世界及女性主题。事实上,奥康纳塑造了众多生动而意义深远的女性形象。本论文试图从作者的女性作家身份出发,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研究其笔下的怪诞女性世界,以期更深刻地分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作者在本
-
重塑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慈悲》
-
作者:
郭新利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自我意识
重塑
黑人女性
母爱
姐妹情谊
-
描述: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一直都在为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的悲惨地位呼吁,抗争。在白人作家的笔下,黑人女性总是一成不变地被描述成忠诚老实的黑人保姆、繁殖机器、懒惰的社会福利寄生虫,以及淫荡的妓女。这些负面形象使得黑人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试图以黑人女性视角分析这几位女性分别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和阶级偏见等压迫下各自的形象和她们的情感经历,揭示了与白人笔下传统形象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她们勇敢地追求身体和精神上的自由,追求自我,追求爱与被爱的权利,崇尚独
-
从中日谚语看中日女性形象
-
作者:
蔡卓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束缚
谚语
中日文化
女性价值
女性容貌
女性道德
婆媳关系
-
描述:
谚语作为一种语言表现形式在日语中被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也是人们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时,我们从了解这个国家的谚语开始学习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它反映了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以及看法。所以当我们试图去了解中日女性文化的时候,我们从中日女性有关的谚语出发来进行学习。本研究在先行研究的成果之上,通过大量的搜集女性谚语,对比女性文化,我们还有其创新的内容。本研究首先以【日本常用諺辞典】和【中国谚语词典】为主体,将涉及女性的词条按照女性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类。主要以婆媳关系,女性道德行
-
Типы женских образов в прозе о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
-
作者:
和凤娟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联文学
二战
战争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形象在俄罗斯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女性形象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理想型的女性。这些女性符合男性心中对美好女性的定义,她们遵守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符合男性的审美观,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第二类:叛逆女性,这类女性敢于违背了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她们勇于追求幸福,爱情和个性自由;第三类:典型的传统女英雄形象,这类女性通常能战胜一切的艰难险阻,她们将生活的中心置于工作中,而不是家庭生活。苏联作家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传统,塑造了大批优秀的女性形象。1941年至1945年的伟大的卫国战
-
Personajes femeninos en la obra Como agua para chocolate de Laura Esquivel a través de una perspectiva feminista
-
作者:
叶杨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劳拉·埃斯基韦尔
父权压迫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处女作《恰似水之于巧克力》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了在墨西哥革命背景下的社会中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和女性在男权社会中被忽视、被压制的“他者”地位,探讨了女性不幸的社会根源和及其自身原因。本文主要围绕其中四个女性角色,重点分析她们的权力关系、人物发展和对自由的探索。固守陈规陋习的寡妇家长艾莱娜独断专行,以侍候她一辈子为借口不准蒂塔出嫁。父权制社会的压抑与束缚最终让蒂塔在渴望自由与独立的过程中,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了对爱情的独立和自由的探索。而在赫特鲁迪斯身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