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视角下的性别关怀:以新世纪的中国女性电影为例
作者: 潘思彤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叙事策略   女性意识   性别关怀   叙事手法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电影因其站在女性的立场,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反映她们的内心感受,对社会的抗争与妥协,她们的苦楚与希望,并且能反映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中各种女性的共同需要,所以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对女性特有的性别关怀,使女性电影成为展现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的重要平台,女性不再被动地“被看”,而是主动地掌握自己的话语权,借助女性电影说出心声。中国电影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在变化,每个时代的女性形象都具有时代赋予她们的特点,而这些形象在向我们昭示着女性主体意识的渐趋觉醒。新世纪以来,女性导演们拍摄出了
《简爱》、《傲慢与偏见》、《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对比研究
作者: 夏丽莹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比   《简爱》   《傲慢与偏见》   女性意识   《红楼梦》   女性形象  
描述: 小说在19世纪是最流行的文学体裁之一,并受大众所欢迎。在男性主导的文坛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许多女性小说家涌现在19世纪,如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创造出许多新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意识探究
作者: 张觅奇   来源: 云南艺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许鞍华   女性表达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女性导演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一个对象。在男性导演占据大片江山的电影世界里,许鞍华作为一支奇葩,在女性题材的挖掘,女性形象的塑造,女性叙事的表达,女性意识的建构以及镜头语言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作为女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论文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意识和女性电影进行一个界定,然后简要介绍1949年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许鞍华的生活经历及其影视创作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第一部分通过对许鞍华作品的回顾,对其作品中经典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与剖析,以
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欲望号街车》的悲剧性研究
作者: 方娟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生价值   女性意识   美国剧作家   悲剧性   精神分析   《欲望号街车》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著名的剧作家,以塑造南方传统女性形象而闻名美国剧坛。《欲望号街车》做为他的代表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孤独的、脆弱的、身心畸形的、没落南方贵族女性形象布兰奇。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这样一曲女性的悲歌,布兰奇一直努力地与生活抗争以获得幸福,却最终未能如愿。<br> 本文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欲望号街车》悲剧性作深入昀解读和探讨,通过对代表美国南方优雅贵族文化的布兰奇,与斯坦利所代表的北方强悍的工业文化的冲突。深入解析布兰奇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处于社会
“和”视阈下的铁凝女性小说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性别诗学   “和”思想   女性形象   铁凝  
描述: 铁凝是当代文坛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其人生经历和政治身份都很特殊。家庭出身和童年经验影响着她的创作,农村生活的特殊经历赋予她洞察生活的独特视角,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多姿,富含生命意蕴和哲理。同时,独特的政治身份也让铁凝对人性的思考更加透彻、深刻。铁凝25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7岁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理事,39岁担任作协副主席,49岁当选作协主席,这些经历都给了她洞悉世界的双重视角:城里的、乡下的;男人的、女人的。所以她能不断变换角度去思考历史与现状,对女性意识进行反思。铁凝是一位女性作家,却能跳出性别
论《盲刺客》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峻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盲刺客》   父权意识   女权意识  
描述: 《盲刺客》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该书因构思独特,在2000年荣获了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布克奖。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盲刺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但由于该书结构和叙事技巧的独特性,大部分学者将注意力放在了结构和叙事技巧上,对文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对艾丽斯和劳拉等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上,忽视了其他女性角色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结合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对《盲刺客》中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加以分析,研究她们身上存在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意识与女性地位,女性所受压迫
《夜雨秋灯录》《夜雨秋灯续录》的思想文化价值及其创作特色研究
作者: 范杰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夜雨秋灯录·续录》   传统教化思想   女性意识   创作心态   特色   背景  
描述: 安徽天长县人宣鼎是晚清一位多才多艺的下层文士,他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在文言小说创作方面更是有着出色表现。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夜雨秋灯录》及《夜雨秋灯续录》艺术成就极高,堪称清代文言小说的压轴之作,是仿《聊斋志异》作品中之翘楚,有“《聊斋》第二”之誉。本文将通过解读这两部作品,来对宣鼎的文学创作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加深读者对宣鼎的认识。本文第一章为作者研究、考察宣鼎的生平思想、时代背景与创作心态、创作概况。首先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和积累前人研究结果,对宣鼎生平做了详细介绍;其次结合宣鼎所处的时代对宣鼎的创作心态进
男权中心话语下的突围、构建、开启:论庐隐小说女性私人化写作特点
作者: 王淑霞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   同性恋   私人化写作   日记书信体   姐妹情谊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出现,给女性写作走上历史舞台提供了契机,大量女作家脱颖而出。在这批女作家群中,庐隐的创作在整个“五四”女性文学中呈现出鲜明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审美经验。本文试图从女性文学视角对庐隐小说进行解读,追寻一批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女儿们的心路历程,揭示出她们在试图建构女性自我主体的过程中依然陷落在男权话语的罗网之中的生存困境;庐隐对女性之爱的书写,可视为是“五四”女儿在反抗男权秩序的一种尝试;同时,庐隐在创作方式上采取了将女性叙事与个人话语相融合的叙事策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创作内容还是表现
丁玲和姜敬爱小说的主题意识,人物形象和表现手法比较
作者: 夏艳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女性意识   反抗意识   主题意识   人物形象   社会现实  
描述: 丁玲(1904-1986)和姜敬爱(1907-1943)分别是中国和韩国现代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他们都在近现代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映了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也通过对其各自时代最为切实的问题——人间问题的揭露和阐释形成了两国现代文学的高峰。本身作为女性的她们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小说中对她们的命运进行集中描写的同时试图为她们指明出路。 丁玲和姜敬爱互相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她们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于人间问题,特别是女性问题进行了集中描述,由此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的生存本相
作者: 王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   女性形象及特点   女性意识   悲剧   道德伦理观   曹禺  
描述: 曹禺在他戏剧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史诗般的女性形象,他以不同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与同时代的主流话语相背离的人性化的道德伦理观,情爱观,婚恋观等书写了当时中国历史环境下女性的生存本相。在他自创和改编的十三部剧作里这些女性形象都闪动着令人难忘的艺术光芒,他给予中国女性更多的人文关怀,同情和理解,每个形象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亮丽色彩。这些都与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严谨的思想修养、高深的文字功底是分不开的。他在旧的社会制度及旧的封建礼制将要灭亡之时,对不同阶层、不同处境的妇女的痛苦
< 1 2 3 ... 52 53 54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