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
作者: 马连君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驱   女性意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双性同体视野”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不仅是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而且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整个文学作品中,《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奥兰多》等作品以犀利的笔锋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强烈不满,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因此,她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成为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奠基人。本文旨在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章 首先介绍了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时代
唐代女冠诗人及其诗歌研究
作者: 赵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表现手法   审美风格   女性意识   题材选择   女冠诗人  
描述: 唐代著名的女性诗人皆为女冠,这在女性文学史上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然而,对此文学现象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不客观或冷落的状态,而且对个别作家、个别诗歌的分析多,整体把握还不够充分。基于此,笔者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试图从道教影响下的大社会背景出发,探讨女冠诗人异于封建社会传统女性的生活,以及这种特殊生活对她们创作造成的影响,以期真实、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女冠诗歌的特色和价值。 全文共33433字,分引言,正文上、中、下三编和总结。 引言概述论文写作缘起,并对文章的研究角度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意识   超性别意识   女性文化的建构   女性写作  
描述: 女性写作在90年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对20世纪以来女性写 作的历史延续,它必将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有所超越与突破,而且它对于消解 文本中的男权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这也正是本文探究90年代女性写作的 必要性所在。在此,女性写作包含了多种可能性,既突现了强烈而鲜明的女 性意识,又超越了女性意识,从而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 试图对90年代女性写作进行整体的描述,揭示其深层的文化意义,呈清它 内在的发展趋向。全文包括三部分。
性别角色的文化反思
作者: 吕雅清   来源: 华侨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恋小说   女性意识   文化反思   困惑与理想   性别角色  
描述: 本论文主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女性学的方法,系统考察了海外华文女作家陈若曦的系列婚恋小说创作,认为其婚恋小说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女性问题的初步探讨、困惑与理想的主观性矛盾、性别问题的反思。 陈若曦一系列的婚恋小说透过爱情、婚姻、家庭这个中介,对女性的特定存在进行思考,并考察了男性存在状况的历史与现实,体现出作家对“人”的性别角色的文化反思,以及作家重塑“人”的性别角色和人格意识的崇高理想。陈若曦不仅是从女性的角度对女性再认识,更是从“人”的角度重新诠释人。在反思社会性别的角色规范的过程中,陈若曦经
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探析
作者: 王志勇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淑女观   南方父权制   贞操观   女性形象  
描述: 勿容置疑,女性形象在福克纳的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他一生所写的众多长篇和短篇小说中,福克纳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耐人寻味的妇女形象,可谓无所不包。从上流社会的名门之女,到普通女性,再到下层黑人女性;从守身如玉的贞女到放荡不羁的浪女;从纯洁可爱的淑女到心如毒蝎的恶妇;从逆来顺受的怨妇到叛逆、追求自由的烈女,福克纳都有触及,而且栩栩如生,入木三分。作为一个热切关注人类命运的作家,福克纳对那些熬得最苦的南方女性倾注了复杂的感情,作者的创作思想、价值观念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她们的身上也得到了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本文首先从心理分析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福克纳几部女性中心小说进行探察与分析,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予以阐述。一类是以凯蒂为代表的为福克纳所钟爱的女性,她们有些堕落但善良,她们温柔但叛逆,她们不守妇道,追求自我,是人性的象征,是福克纳的“最爱”;第二类是以艾迪为代表的母亲形象,她们自私,虚无,冷漠,精神空虚,性格复杂,充满矛盾,且充当南方妇道观的卫道士;第三类是以潭波尔为代表的堕落女性,她们游戏人生,自甘堕落,将南方父权制所定格的淑女观反叛到极点。其后,本文将重点探讨导致南方妇女命运悲剧的南方父权制以及贞操观与淑女观。福克纳在他那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描述了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在这些女性中,她们绝大多数内心骚动不安,她们的灵魂为各种情欲所驱使、煎熬,却又为各种枷锁所束缚、压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笔下的美国犹太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李镁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掘墓人的女儿》   文化身份   犹太女性   女性意识   《表姐妹》   欧茨  
描述: 作为美国的一位女性多产作家,乔伊斯·卡洛尔·欧茨(1938-)拥有超过110多部作品。在其近几十年的作品中我们发现欧茨笔下的女性形象形态各异,性格迥然,但大都经历了共同的生存困境,曾在困境中与命运进行抗争。欧茨的女性主义意识因此而日益凸显出来。本论文从欧茨新的女性视角出发,选取了两部犹太题材小说中书信体短篇小说《表姐妹》(2004)以及长篇小说《掘墓人的女儿》(2007)中的三位犹太女性:安娜,丽贝卡和弗瑞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她们女性意识的酝积与觉醒,从文化身份的角度来解读她们对于身
论西方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和象征意义
作者: 雷璨铭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方绘画   女性意识     爱情   女性形象   精神  
描述: 女性题材是人类绘画艺术“永恒的主题”。作为世间生灵的重要构成,作为人类组成的另一“部分”,女性,以其纯粹却又复杂的情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古至今,女性也一直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题材,被生动地表现着。翻看人类历史,女性在政治、经济、战争舞台中很少出场,作用也微乎其微,但是,在西方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形象往往是艺术家创作、描绘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如果没有女性的出现,艺术将失去色彩。女性形象作为西方绘画形象的一种类型,始终与时代和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密切相连,它不仅是艺术家表现个人情感、艺术追求的载体,也是一个反映
从新浪微博看新媒体时代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亚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媒体形象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新浪微博   网络红人   新媒体  
描述: 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学术课题,起源于西方的女权运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女性主义从政治运动转向社会文化的批评,女性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跨学科和多元化的趋势。女性主义研究者开始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大多数关于媒体中女性媒体形象的研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传统媒体之上。虽然也有一部分研究涉及到了网络上的女性媒体形象,但更多是对网络中的女性媒体形象进行描述,缺乏明确的理论总结。本文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在新浪微博上的媒体形象进行了分析。具体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名人堂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霞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意识   文本分析   消费意识形态   女性形象   内容分析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以新世纪(2000 -2007年)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着眼点的论文。本文打破以导演、类型或年代来分析女性形象变迁的传统方法,立足于社会现实,以近期中国大陆涌现出的女性电影为文本,归纳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对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角色进行精读,以此分析女性意识在新世纪女性电影中的建构和呈现,并进一步探讨造就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多元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同时,这次女性电影的勃兴可看成是继1980-1995年第一次女性电影高潮后的再一次高潮,这两次女性电影浪潮中
《笔生花》的女性意识及其伦理视向
作者: 林丹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笔生花》   伦理视向   女性意识   弹词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描述: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面貌呈现。女性创作中,弹词小说是相当特殊的一种。长篇的韵文叙事文体,再加上多数弹词小说中所运用的易装出走的主题,极具特色。作为一部为女性张目的弹词小说,《笔生花》是邱心如花费三十年时光写成的巨作。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文本的细致分析,探讨其透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伦理视向,扩充学术研究的视野。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四章和结语。引言部分清代女性弹词小说,介绍了明清时期“弹词”与“弹词小说”,界定了其不同内涵并梳理了两者关系,并由邱心如《笔生花》较之于《再生缘》思想较为保守的传统评价提出选题的意
< 1 2 3 ... 51 52 53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