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活在大宅门里的女人们:试论《大宅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冷妍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宅门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大宅门》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作家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从主观及客观等方面,多角度地探寻人物的成长历程、性格特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本篇论文的第一章“现实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中,简要介绍导演郭宝昌的出身及人生经历,分析其成长的独特性,追溯《大宅门》中多位艺术形象的原型。通过整理白景琦的生平,透视其对大宅门中诸位女性形象的深远影响。《大宅门》是一部以男性视角为叙事主线的作品,但在这个硕大的舞台上出现了多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其地位甚至只次于白景琦,她们的存在至关重要,依靠着各自的唱念做打,不
近代女性期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理想(1904-1917)
作者: 董博宇   来源: 长春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近代女性期刊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1903年,马君武将女权概念引入中国,与当时国内救亡图存的社会现实高度吻合。随之,创办妇女报刊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园地。据不完全统计,1898年到1917年间出版的妇女报刊,约有50余种,除《女学报》之外,还有《女子世界》、《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香艳杂志》、《妇女杂志》等影响较大。这些报刊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对妇女解放、男女平权、兴办女学、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界对于近代期刊的关注,还更多地集中于政治、历史、新闻传媒、人物传记等方面,这些期刊中专门设置的小说栏目,极少得到关注
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聪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其怀疑、热情与洞察力,仔细地审视着一个分裂的文明。莱辛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笔触刻画了众多鲜明的女性形象,在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中表现出极强的女性意识,“性解放”运动的不断高涨也增强了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深度和影响力。莱辛众多的作品饱含了自己对西方女性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的深度思考,并通过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对女性意识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当代男女两性关系的分析。本文从女性意识的概念入手,并结合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对莱辛在不同创作时期的四部小说中的
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
作者: 朱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韩国战后小说  
描述: 1950年爆发的韩国战争(中国称之为朝鲜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给整个朝鲜民族带来了沉痛的打击。战争结束后,韩国社会开始慢慢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战时沉寂的韩国文坛也逐渐复苏。韩国现代文学史上将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以战争或战后社会为题材发表的作品称为战后小说,其在韩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战争给男性带来的一般都是身体的残疾或参战后留下的心理后遗症,而女性却在战时与战后都饱受了身心双重的摧残。因此,本文将以韩国战后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形象与意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本
张洁和朴婉绪20世纪80年代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李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是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口益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中韩两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也逐渐繁荣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女性作家也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快节奏迅速地从边缘走向文坛的中心。张洁和朴婉绪是20世纪80年代两国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两位作家都在各国的文坛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两位作家具有很多的类似点,都从中年开始写作,共同表现出了东方女性意识的成长过程,极具可比性。目前中韩两国对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都已经广为展开,但是对两国女性主义文学特别是对八十年代张洁和朴婉绪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年长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罗志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年长女性形象   艺术审美  
描述: 从英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历程来看,简·奥斯丁的出现是引人瞩目的。她在创作中一直关注女性的命运,将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和边缘地位的女性推到台前,把女性问题当作创作的主题。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女作家,奥斯丁通过其笔下一个个生动的婚恋故事,特别是那些个性鲜明的年轻淑女们为了摆脱被压抑的处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诠释着自己对女性意识的独特理解。与光彩夺目的年轻女主角们相比,那些青春已逝、容颜已老的年长女性们虽然不是焦点人物,却依然是奥斯丁作品中“女儿国”世界里不可或缺的角色,她们同样是奥斯丁表达自己女性意识的媒
从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论丁玲建国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侯文宁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前期创作   女性意识   丁玲   政治意识  
描述: 当中国的新文学迈入第二个十年时,丁玲以一篇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震撼了整个文坛。这之后,中国文坛迎来了一位特立独行、充满傲骨的女作家。她带着母亲的影响,五四的烙印前行。一方面,她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融入笔下一个个女性形象之中,形成独特的女性意识;另一方面,她又有敏锐的政治触角,自觉投身政治,在一次次人生转折中努力调整自己,不断向主流意识靠拢,她笔下的女性也随着丁玲自身思想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不少研究者将丁玲女性意识与政治意识对立起来,认为它们之间是此消
三代海外华人女作家的家庭叙事
作者: 陈艳花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外作家   女性意识   家庭叙事  
描述: 随着女性小说、女性写作在当代社会的兴起与繁荣,有关女性文学的研究也成为了热点,海外华人女作家文学更是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中国文坛上放射着异样的光彩,尤其是以张爱玲、严歌苓与虹影、六六为代表人物的三代海外华人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的同时,也激起国内外一些权威评论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 在身份特征方面,她们既有着相同的“海外华人女作家”身份背景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传奇经历。四人都是美女作家,都在年轻时即成名,所不同的是张爱玲移民海外后生活不幸福且创作枯萎,而严歌苓、虹影、
林真理子文学中的女性意识:以《青果》为中心
作者: 曹春燕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林真理子   婚姻观   家庭观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日本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受世界女性解放运动的影响,日本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工作的机会不断增多,这在客观上为女性实现自身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了条件。角色的转换必将导致思想的觉醒。大量觉醒的日本女性们通过文学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与追求。她们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感情世界、广阔的视角、深刻的心理剖析,发表了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作品。她们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欢,并频频获奖。日本女性们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繁荣了日本文学,而且开辟了日本女性文学的新天
元杂剧旦本剧叙事视角的社会性别研究
作者: 姜兰慧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元杂剧旦本剧  
描述: 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代表,也是元代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历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尤其元杂剧塑造的一系列极具个性的女性形象,是近些年来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但尚未有人从元杂剧的叙事视角角度入手对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及产生此一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本篇论文即以元杂剧中的旦本剧为本,从旦本剧叙事视角角度入手研究元杂剧迥异于前代通俗文学样式的特点,即元杂剧采用了非常明显的女性视角的叙事视角,体现了明显的女性意识,并对元杂剧出现这一特质的原因做了简要的论述。论文的论述主要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论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本篇论
< 1 2 3 4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