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纪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艺术勋章,是唯一获得三次国家图书奖的作家,由于他对美国文学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获得终生成就奖章。贝娄的作品大都聚焦于一个男性主人公,女性人物通常是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大部分评论家都关注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困惑、挣扎和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女性人物被明显地忽略了。目前对贝娄女性观及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真实反映出贝娄创作的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对于贝娄女性观的问题,也存在互相矛盾的观点。对贝娄厌女症倾
论严歌苓小说的文化身份建构
作者: 罗康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历史叙事   双层时空   女性意识   个体记忆  
描述: 作为当代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的新移民作家,异质文化的冲击与生活阅历的累积不断影响着严歌苓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审视方式。纵观其整个创作历程,对文化身份的建构意识始终贯穿其中,文化身份的每一次建构都体现了严歌苓试图超越裔族身份的决心。本文以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作者反思和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分为四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小说都从题材的选择、叙述视角的转换以及女性意识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文本研读,展现严歌苓如何通过小说的创作建构起自我的文化身份,其表达灵魂欲求的深邃透彻,人物刻画的大胆震撼,再现人性原始强力的力
构建一个生态的乌托邦: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下的《月亮谷》
作者: 张新花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   《月亮谷》   乌托邦   生态意识  
描述: 杰克·伦敦后期的小说《月亮谷》是一部充满生态女性意识的小说。在《月亮谷》中,杰克·伦敦刻画了三类女性的形象。在第一类女性形象中,有被工业和机器摧残的女工、有被贫苦的家庭所桎梏的主妇、有失去了丈夫而被男性玩弄的的年轻寡妇,这类形象都是被压迫的女性形象。她们生活悲苦,却找不到任何的出路。在第二类女性形象中,杰克·伦敦着重刻画了撒克逊的形象。这是一个充满了智慧、对自己有清楚认识的女性。虽然生活在社会的下层,却有反抗的勇气,是幸福生活的指引者。第三类女性形象具有神性,主要是指撒克逊的母亲戴西。戴西在小说中没有出场
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张惠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女性成长小说   比较   成长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成长小说  
描述: 女性成长小说作为20世纪90年代韩中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文学思潮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两国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细读之下,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在女性性别处境、叙事旨归、话语策略及美学贡献等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为分析对象,采用比较文学理论的平行研究作为研究方法,试图比较分析90年代以来韩中两国女性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品,领会作者的成长意识与成长体验,及其对作品叙事结构产生的影响;努力探究两国作品的相同与差异,并进一步研究90年代以
1990年代以来台湾女性电影导演影像创作研究
作者: 刘晓娟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主题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台湾电影  
描述: 台湾女性电影导演在电影工业中扮演着十分独特的角色。她们的影像创作虽然力量有限,但由于其不同于男性导演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经验,使得她们的影像作品往往带有别样的视角和表达方式。特别是自1990年代以来,台湾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女性导演,开始进入真正的女性影像创作阶段。 本文将19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有代表性的女性导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她们不仅代表着不同的年龄层次、有着各异的创作风格,更重要的是,她们在创作中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女性议题,以女性为主角,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来表现女性的生命体验和
21世纪新生代电影女性导演创作研究
作者: 张玉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叙事策略   创作特征   女性意识   新生代  
描述: 21世纪是一个女性备受关注的“她世纪”,随着当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命价值、政治权利、情感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大众所研究探讨的话题。女性身份地位的改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电影文化传播领域。电影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在营造诗意氛围、塑造人物性格的同时,还以充满艺术感染力的个性话语传递着时代的观念和意识。近几年来,无论是国际影坛还是中国影坛,都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那就是以描写女性生存状态为表现主题并带有鲜明独特的女性意识的女性电影蓬勃兴起。一些女性形象在女性电影中所反
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浅析
作者: 任珊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类意识   生存困境   两性关系   女性意识   女性身份  
描述: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当今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丰富的创作、深邃的思想以及大胆的文体实验使她成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莱辛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颠覆了传统女性文学中“屋子里的天使”的形象,实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真正做到了书写女性主体身份。本文以莱辛的《金色笔记》、《另外的那个女人》、《好人恐怖分子》、《天黑前的夏天》等几部小说作为主要文本,以女性主义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家庭内部”和“家庭外部”两个视角,探析了莱辛的女性意识。本文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莱辛笔下的女性的成长过
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蔡萍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独立意识   女性意识   虹影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虹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女性主义文学依附男性、被男权掌控的狭隘性。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命运发展总是维系在自身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和历史背景的进程里,并逐渐表现出女性的意识觉醒和自我发展,同时也在试图颠覆男权、颠覆传统正史。本文试图从《饥饿的女儿》、《上海之死》、《上海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论述虹影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论铁凝小说审美品格的演变
作者: 李国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审美品格   演变   铁凝小说   人性认知  
描述: 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独特、持久而亮丽的风景线。她不随波逐流,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探索,在不同阶段上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涵、叙事风貌和美学品格。首先,铁凝早期创作侧重于赞美人性的淳朴,呈现出清新灵动的叙事特点。她塑造了一群以香雪、安然为代表的纯真柔美的少女形象,将饱满的诗情倾注于笔下所描写的小山村及纯真烂漫、对美好生活有无限憧憬的主人公,营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纯净、淡雅的艺术境界。这种清新灵动风格形成的原因,既有孙犁及其荷花淀派对她的文学启蒙和影响,使她汲取了深厚的中国古典美学的丰富营养;也有自由氛围浓厚的艺术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
作者: 华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再现   社会转型   电视剧   权力结构  
描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恰好是中国电视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政治经济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意识的革新,强有力地影响着电视剧的生产。电视剧不仅折射了社会的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也构成了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力之一。考察社会转型与电视剧之间的关系因而成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电视剧常以性别叙事来呈现特定的社会议题,故而在某种程度上,对性别意识的阐述和对社会转型的阐述是同源的。本论文力图把中国社会转型作为解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嬗变的独特密码。本论文借助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当代丰富而复杂的电视剧
< 1 2 3 ... 39 40 41 ... 55 56 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