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521 条
-
<<女神>>与太阳崇拜
-
作者:
沈光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粗暴
男性形象
太阳意象
<<女神>>
温婉
女性形象
-
描述:
根据《女神》中大数篇什直接涉及到太阳意象,该文认为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形象,也不是诗人瞬间性的情感寄托,而是包容着诗人的理想、人格、心理体验且具有隐喻象征意味的扩张意象(Expansive).由此,该文从审美意意象的把握中直接进入对文本的诗学解释,并以太阳意象为贯穿线索,分上下两篇.上篇...
-
老舍的家庭、社会理想及其救国之路
-
作者:
任梦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意识
理想
国民性格
婚恋模式
女性形象
救国之路
-
描述:
老舍的家庭、社会理想及其救国之路
-
1906∼1930《台湾日日新报》汉文短篇小说中家庭女性婚姻与爱情的叙写
-
作者:
黄薇勋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汉文
爱情观
女性形象
台湾日日新报
短篇小说
婚姻观
-
描述:
本文以《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短篇小說為研究文本,探究1906∼1930年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台灣日日新報》為日治時期的官方大報,也是傳統文人發表文章與小說的場域之一,其中不乏有傳統文人色彩的文人擔任報紙漢文版的記者與編輯者,所以本文以漢文短篇小說作者與編輯者的可能意圖作為探究對象,透過小說呈現的家庭女性婚姻與愛情的敘寫,觀察文人們面對現代化思潮與自由婚戀的傳入,對婚姻與愛情的態度是否有別於「父母專制」、「媒妁之言」的傳統婚姻態度;本文採「歷時性」分析法,透過歷史資料、小說文本的分類與按時間
-
日中近世小說に見れる女性像——前期読本と中國短篇白話小說を中心に
-
作者:
杨帆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像
共同点
共通点
女性形象
特殊性
-
描述:
日中近世小說に見れる女性像——前期読本と中國短篇白話小說を中心に
-
台北地区青少年观看恐怖电影之现况及相关因素之分析
-
作者:
李思颖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角色态度
惊吓元素
青少年
恐怖电影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恐怖電影是主要電影類型之一,其收視族群以青少年為主。不論東、西方之恐怖電影,皆與青少年次文化或社會現象緊密結合,彰顯血腥、色情、暴力與英雄主義之誇大劇情。然因青少年正處發展階段,恐怖電影的扭曲、誇張情節可能對其產生負面影響及錯誤性別角色認知,故本研究對大台北地區539位12至24歲的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初步結果,進一步對10位有恐怖電影觀影經驗的青少年進行質性之深入訪談,以了解青少年對於恐怖電影的觀看習慣及偏好,以及觀賞恐怖電影時之性別角色態度。 研究結果顯示,觀看恐怖電影是大台北地區青少年的主
-
浪漫主义之花—从《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看司汤达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崔敏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浪漫主义
反传统
悲怆
司汤达
女性形象
-
描述: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且颠覆性很强的人物形象,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索绪尔。然而,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常常被文学评论者们忽视。司汤达笔下的女性形象常常具有浪漫主义元素,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对于作者本人是否属于浪漫主义流派这一问题,争议还有很多,尤其是他的写作风格与同时代浪漫主义作家非常不同,所以我们将其归结为“司汤达式的浪漫主义”。在本篇论文中,我们将借助其浪漫主义的理论框架,分析司汤达两部作品《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的女性形象,从“反传统的女性”“悲怆的女
-
《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牛彦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世影响
《战国策》
《左传》
塑造手法
女性形象
社会价值
-
描述:
《左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经典与文学名著,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其中包括不被重视的女性形象。《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活动的著作,它在人物刻画方面较《左传》更为细腻深刻,特别是在对《左传》女性形象描写的继承和发展上,有着跨时代的进步,开启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学人物塑造的典范。本篇论文共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简单介绍了本文研究《左传》与《战国策》女性形象的目的和意义,条目清晰且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前人对此类文学方向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并指出前人的些许不足,同时明确本篇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和内容,阐
-
超越边界:玛丽·雪莱小说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王隽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丽·雪莱
超越边界
重书历史
家庭政治
女性形象
普遍正义
-
描述:
在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之后,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雪莱(1797–1851)近年来开始受到西方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在中国对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其作品所体现的伦理哲学总是晦涩难懂,玛丽·雪莱对罗曼蒂克的理想主义及个人主义中隐藏的破坏与悲剧因素的批判态度却清晰可寻,对在这二者并存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她的思想精髓可透过其小说的主要女性人物大致捕捉到:在珀西走进玛丽生活不久,她的创作生涯也随着她的传世之作《弗兰肯斯坦》揭开了序幕。在这部哥特式科幻小说中,玛丽·雪莱创作了一位可爱、勇敢的阿拉伯女性莎菲。玛丽·雪莱对莎菲凭借果敢与勇气跨越语言、地域、种族与性别界限的反抗形象的塑造,使她与这部作品中那些自困于精神“内室”的柔顺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做出自我的选择仅仅只是第一步,此后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亲人幼子的相继离世迫使玛丽·雪莱认识到现实的力量与残酷。然而,逆境却使她的笔锋更为犀利。在她的下一部作品《玛蒂尔达》中,玛丽·雪莱重写了失乐园的故事,揭穿了乐园幻象的本质,在否定残缺的乐园的同时也否定了同样残缺的反叛者撒旦。然而这部极具独创性的作品因为乱伦与弑父的主题直到玛丽·雪莱死...
-
唐传奇婚恋题材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陈丽妍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淡泊贞洁
重视门第
张扬
失落
意识
男才女貌
女性形象
-
描述:
对于唐传奇,学界现已有颇多研究,由于女性形象在传奇中独放异彩,更成了诸多研究中的重头戏,但是主要集中在对中唐传奇作品女性形象的研究,尤其是对那些经典篇目的解读,比如,《任氏传》《李娃传》《霍小玉传》《莺莺传》等,就唐传奇的发展全貌做一研究的还相对较少。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唐传奇婚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力图全面地搜集唐代各个阶段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分期研究,研究侧重于一种比较研究,力图探讨各个时期的婚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共性,并在其共性中探求各个时期该类作品女性形象的差异,所以本论文既是对各个时期作品的分析,同
-
《十日谈》与“三言”中女性形象的自我意识
-
作者:
杜颖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十日谈
独立
智慧
自我意识
勇气
社会生活
女性形象
三言
-
描述: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冯梦龙的“三言”一直都是文学比较中颇受大家钟爱的话题,两部作品在时代背景、故事来源、情节架构、主题意旨以及思想观念诸方面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各自成为东西方启蒙文学的先驱。其中的女性角色也以其鲜明的性格和形象吸引了很多的目光,但对女性角色的解读多数集中在其爱情观和家庭生活中。本文以女性自我意识为立足点,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典型女性形象的对比,分析她们在社会、家庭、爱情生活中自我意识的表现。